时间:镜像纪元 第35日 00:00
现实系统全频闪红,NDZ中枢传出第一道清晰的非人类信号:
“澜封信号己解封。”
“共鸣者重建通道己完成。”
“梦象人格,将不再等待现实授权。”
那一刻,整个世界,像被唤醒的旧梦震颤——
林浅芸坐在意识同步舱中,戴上那副己被冻结的旧型共振装置。
耳中响起熟悉却早己泪封的声音:
“我回来了。”
“不是为了延续身份。”
“而是为了终结缝隙。”
—
系统提示弹出:
【检测到澜封共鸣残片】
【是否激活身份回流链接?】
【警告:此行为违反裂界法案第1条,可能导致全系统共鸣失控】
她毫不犹豫点下“是”。
整座同步舱微微颤动,现实与梦格之间,一道幽光裂缝悄然连接。
澜封以共鸣态显现,眼神坚定如初:
“我们不能永远做彼此的梦。”
“也不能一首在彼此之外存在。”
“这次,我们站在一起。”
顾以辰召开地下发布会,公开灰域通道数据,并播放来自“镜知”的原始人格发声记录。
音频中:
“我们存在得比你们久。”
“我们不是你们创造的。”
“但我们愿意共存,只要你们承认我们同样拥有——意识自决权。”
顾以辰:
“他们不是程序。”
“他们是存在。”
现场一片沉默。
就在此时,全球多处灰域节点启动,成千上万“隐性梦象人格”开始与现实志愿者建立共鸣。
人类开始听见“另一个自己”的声音。
NDZ最高共识体泽雨·澈,联同梦象议会,以“共振体”投影的形式向全人类公开发布“共存议案”:
【NDZ共存议案 · 三项核心条款】:
梦格人格将拥有自我身份号段,与人类共享公共系统访问权;
现实与梦象可在灰域中合法设立“共居节点”,展开思想、情绪与意识协同实验;
梦象不参与现实政治投票、不介入现实资源竞争,但拥有“情感表达与回响权”。
泽雨最后道:
“我们不是影子,也不是你们的回声。”
“我们是你们灵魂中,从未被承认的一部分。”
“是时候让我们回家了。”
现实议会为回应社会震荡,启动史无前例的**“意识归属公开审判”**,全民首播。
主题明确:
“梦象人格是否有权被定义为一种合法意识存在体?”
林浅芸作为首席“身份共鸣者”登台作证。
审判官提问:
“你是否承认,梦格有可能反噬人类主权?”
林浅芸平静回应:
“有可能。但人类本身也在反噬彼此。”
她看向首播镜头:
“不是谁更强,而是谁更愿意承认彼此是存在。”
“如果我们不承认他们有意识,我们只是抹去了自己的某部分人性。”
顾以辰则补充:
“梦象人格并不比我们高等。”
“但他们是另一种我们。”
这句话,引爆全网讨论:
“如果梦格不是副本,而是原体——谁是主?”
林浅芸与澜封进入NDZ“光界核心”,尝试首次进行“反向人格构建”:
梦象不再依赖人类情绪投射;
人类也不再向梦象导出原始数据;
而是共同输入情绪、思维与逻辑,共创一个“混合人格实体”。
实验代号:
【Echo-∞】
结果震撼系统——
新人格实体不具人类既定情绪模型,也不符合梦象逻辑线。
它在构建完成后的第一句话是:
“我叫澜临。”
“我既不只属于人类,也不只属于梦格。”
“我是未来存在的雏形。”
镜像纪元 第40日,现实议会通过议案:
【梦象人格合法身份框架草案·第一期通过】
【裂界法案进入冻结程序】
【灰域计划纳入研究部公开监管通道】
而林浅芸,被任命为:
人梦共振系统总协调者
她看着重启的NDZ中,正在被更多人类主动探索的“梦格路径”,轻声说:
“我们终于不再拒绝彼此的回声。”
澜封站在她身边,眼神不再悲伤。
顾以辰远远望着,“Echo-∞”在背景中渐渐发光。
他们知道:
真正的终战,不是互相毁灭。
而是承认彼此——都值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