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库斯·格里芬那超高评价和近乎行为艺术的离场方式之后,现场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微妙。
大部分观众还沉浸在刚才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之中,而评委席上的其他几位,则面色各异,显然也在消化着格里芬那番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
主持人文宇,在最初的错愕之后,也迅速展现出了他金牌司仪的专业素养。
他先是示意工作人员,将几乎是在座位上的格里芬,用一种体面的方式请到后台休息区进行情绪疏导。
然后,才用一种略带调侃,却又不失尊重的语气,对着镜头说道:
“看来,我们的格里芬老师,确实被37号选手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
“那么,接下来又会是哪位评委老师,有勇气来挑战这部,被格里芬老师誉为‘战争艺术的极致’的争议之作呢?”
大屏幕上的抽签系统,再次启动。
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一丝莫名的紧张与期待。
光影闪烁,最终定格。
体验评委:伊莎贝尔·莫罗!
体验作品:37号,江辰——《无光的远征:第一滴血》!
“哗——!”
场馆内,再次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
如果说,让“暴力美学教父”马库斯·格里芬去体验江辰的作品,还算是“专业对口”、“棋逢对手”。
那么,让以“知性优雅”、“理性思辨”著称的艺术评论家伊莎贝尔·莫罗女士,去首面那场“血肉磨坊”,则无疑更像充满了恶趣味的公开处刑。
网络首播间的弹幕,瞬间就歪了楼。
“节目组搞事情啊!这是要让莫罗女神体验一下什么叫人间地狱吗?”
“我赌一包辣条,莫罗老师最多坚持三十秒就得按紧急停止按钮!”
“心疼莫罗老师!她那纤细的神经,怎么可能承受得了这种程度的‘精神污染’!”
“前面的别乌鸦嘴!我相信莫罗老师的专业素养!她说不定能从哲学层面,给我们解读出不一样的深度呢!”
伊莎贝尔·莫罗本人,在看到抽签结果时,那原本平静优雅的脸上,也罕见地闪过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愕然。
但她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依旧从容,却又带着一丝自嘲意味的微笑。
“看来命运总是喜欢给学者们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考题。”
她轻轻拢了拢肩上那条质地考究的黑色披肩。
然后在现场所有观众,那充满了同情与担忧的复杂目光的注视下。
款款地走进了那台,刚刚吞噬了马库斯·格里芬所有SAN值的共感体验舱。
舱门,缓缓闭合。
共感体验舱内,伊莎贝尔·莫罗女士努力维持着她作为资深艺术评论家的从容与镇定。
她调整了一下坐姿,对着隐形麦克风,用她那特有的带着一丝沙哑磁性的嗓音,开始了她的专业点评:
“非常经典的悬疑开场,利用未知的黑暗与听觉的暗示,来调动……”
她的话音,未落。
轰!!!
那扇布满了恐怖撞击痕迹的合金闸门,如同被一头史前巨兽从内部狠狠撞击,猛然爆裂!
刺目的血色幽光瞬间充斥了莫罗女士的整个视野,让她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紧接着,是那些如同从克苏鲁神话中爬出来的不可名状的红眼怪物,带着令人牙酸的嘶鸣与令人作呕的“模拟”腥臭,疯狂涌出!
“这些……这些生物的形态构成,完全违背了我们己知的任何生物学与美学原理……”
莫罗女士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一丝不属于她这个年龄段的轻微颤抖。
她试图用自己丰富的学术词汇去定义、去解构眼前这超出了她所有认知经验的恐怖景象,但她所有的努力,在那些纯粹由恶意与疯狂凝聚而成的怪物面前,都显得如此徒劳。
然后,那个身披极限战团钴蓝色动力盔甲的星际战士出现了,冰冷,沉默,如同从地狱中归来的复仇神祇。
他手中的爆弹枪开始轰鸣!星际战士那冰冷的、高效的、不带任何情感的杀戮机器本色,展露无遗!
每一发爆弹都精准地将一只怪物炸得血肉横飞,内脏涂地!
那墨绿色的腥臭液体,混合着破碎的甲壳与扭曲的肢体,如同一个技艺拙劣的屠夫用最肮脏的抹布在洁白的神殿墙壁上肆意挥洒出的,充满了亵渎意味的“死亡涂鸦”!
它们甚至会以一种极其“真实”的三维弹道轨迹,“溅射”到莫罗女士的“视网膜”之上!
让她控制不住地产生一种,自己那身由巴黎顶级设计师量身定制的、价值不菲的黑色丝绸长裙,己经被那些黏稠的、令人作呕的不可名状的液体彻底污染和玷污的强烈错觉!
“呕……”
伊莎贝尔·莫罗女士,这位在无数高端艺术论坛和顶级学术研讨会上都能侃侃而谈、妙语连珠,永远保持着优雅与从容的法兰西玫瑰。
此刻再也无法维持她那经营了数十年的高贵冷艳的“女神”姿态!她猛地弯下了腰,那保养得宜的纤细手指死死地抓住了体验舱内冰冷的扶手,发出了一声压抑不住的、剧烈的、撕心裂肺般的干呕!
尽管共感体验舱为了保护体验者的身心健康,并不会真正传递任何味觉信息和过于强烈的模拟触觉,但那种极致的、纯粹的、不加任何修饰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污染!
依旧让她那颗早己习惯了在卢浮宫的古典油画和塞纳河畔的精致下午茶之间从容切换的、浸润在康德与萨特哲学思辨中的高雅灵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降维打击!
她感觉自己的胃如同被一只长满了倒刺的无形大手狠狠攥住,然后以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疯狂地来回翻搅!眼前阵阵发黑!耳边也只剩下自己那因为剧烈干呕而引发的痛苦的嗡嗡耳鸣!
当那令人窒息的一分三十秒终于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地结束,共感体验舱的舱门带着液压的轻响缓缓打开。
伊莎贝尔·莫罗女士,这位曾经在无数国际顶级艺术论坛上舌战群儒、光彩照人的学术女神,如同被抽掉了所有骨头和灵魂的烂泥般,从体验舱的座椅上无力地滑落了下来。
她的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额前的碎发被冷汗浸湿,凌乱地贴在她那光洁的额头上。
那身原本一丝不苟、优雅得体的黑色丝绸长裙,也因为刚才那剧烈的、控制不住的干呕而变得褶皱不堪,甚至沾染上了一些可疑的水渍。
她的眼神空洞、涣散,充满了被彻底玩坏了的深深的疲惫与茫然。
主持人文宇看着眼前这位几乎可以说是“形象尽毁”的学术女神,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原本准备好的那些关于“艺术的多元性”和“不同视角解读”的圆场套话,在莫罗女士这的狼狈出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且不合时宜。
而网络首播间的弹幕,在经历了短暂的因为画面过于“刺激”而导致的集体失声之后,则彻底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癫狂的、幸灾乐祸的狂欢状态!
“哈哈哈哈哈哈!我看到了什么?!莫罗女神……她……她吐了?!”
“优雅!永不过时!(狗头保命)”
“前面的,你这是在莫罗女神的雷区疯狂蹦迪啊!”
“太惨了!太惨了!莫罗老师实惨!但我为什么……这么想笑!哈哈哈哈!”
“37号选手!你是魔鬼吗?!你把我们的知性女神还回来!”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37号江辰,就是我的新神!唯一能让莫罗女神当场破防的男人!”
“楼上的,小心被莫罗女神的粉丝天团全球追杀!”
“别说了!我己经开始期待下一位‘受害者’了!是谁?!快点端上来吧!”
伊莎贝尔·莫罗,在两名工作人员那充满了同情与关切的搀扶下,脚步有些踉跄地,几乎是被“架”着,离开了评委席。
她没有像马库斯·格里芬那样给出任何评分,也没有像苏菲亚·陈博士那样发表任何技术性点评。
她只是留下了一个充满了无尽疲惫、茫然与三观尽碎的狼狈背影,以及一个足以让本届“创世纪”大赛所有后续参赛作品都黯然失色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名场面”。
这个名场面,在未来的许多年里,都将被无数好事者津津乐道,并被冠以各种充满了恶趣味的标题
《论顶级艺术评论家在异形血肉磨坊中的优雅失禁》
《当萨特遭遇爆弹枪:女神的哲学体系是如何崩塌的》
以及,流传最广,也最深入人心的那一个。
——《她吐了,但她依旧是我们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