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医穿古:逆世风华

第53章 李二白的殿试传奇

加入书架
书名:
妖医穿古:逆世风华
作者:
路过留香
本章字数:
3652
更新时间:
2025-06-02

蟾宫折桂:李二白的殿试传奇

夜幕笼罩着京城,李二白家那间简陋的屋子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宁静。李二白坐在桌前,看着手中的书卷,心中既有对明日殿试的紧张,又有一丝隐隐的期待。

“娘,明日我便要进宫面圣,参加殿试了。”李二白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母亲。

母亲微笑着,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儿啊,娘相信你,你定要好好考,争取中个状元回来,也不枉你这些年的苦读。”

李二白轻轻点头:“娘,我会尽力的。”

第二日,天还未亮透,李二白便起身,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整理好衣冠。他穿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但干净整洁的长衫,将头发束起,对着镜子深吸一口气,眼中透着坚定,随后向着皇宫走去。

当他踏入皇宫的那一刻,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金碧辉煌的宫殿,高耸的梁柱,朱红色的大门,一切都显得庄严肃穆。宫人们穿梭往来,却都脚步轻盈,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李二白随着一众考生来到了保和殿外等候。此时,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微弱的晨光洒在考生们身上,映出他们或紧张或期待的神情。李二白抬眼望去,只见保和殿气势恢宏,殿顶的琉璃瓦在晨光下闪烁着微光,殿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位前来应试的学子。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众人纷纷跪地。皇帝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步入大殿。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绣着的金龙仿佛欲腾空而起,头戴皇冠,皇冠上的珠串微微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他面容威严而庄重,扫视了一眼殿下的考生们,声音洪亮地说道:“今日,便要考考诸位才子,望你们能各展其才,为我朝效力。”

随后,考试开始。此次殿试分为几个环节。首先是诗词歌赋的考核。考官宣读完题目后,考生们便开始埋头构思。题目是根据当下的太平盛世,以“颂国恩,展宏图”为主题,创作一首七言律诗。李二白略作思索,脑海中便浮现出无数诗句。他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想起这繁华京城背后国家的繁荣昌盛,心中豪情顿生。于是,他提笔蘸墨,写道:

《盛世颂恩》

圣恩广布润乾坤,瑞彩祥光满帝阍。

西海升平歌乐起,千山翠影舞云翻。

才贤立志酬家国,俊彦倾心报主恩。

愿展宏图同筑梦,山河永固耀皇尊。

李二白刚写完,便听到旁边考生低声赞叹:“好诗,这诗既颂国恩,又表壮志,气势不凡。”李二白微微一笑,并未多言,继续等待下一环节。

紧接着,是对治国理政之道的策问。皇帝亲自出题:“今国家承平,然边患未除,民生虽有改善,然贫富差距仍存,卿等有何良策以解此二难?”

李二白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便开始奋笔疾书。他写道,对于边患,应加强军事防御,培养良将,同时采用恩威并施之策,与周边部落进行贸易往来,以经济纽带缓解冲突;对于贫富差距,应鼓励农桑,扶持工商,推行轻徭薄赋政策,让利于民,同时设立义仓,赈济贫困。他的回答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引经据典又贴合实际。

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一篇晦涩难懂的古文进行释义和阐述观点。这篇古文出自先秦典籍,文字古奥,含义深远。李二白凭借扎实的经学功底,不仅准确地解释了每一个字词,还深入剖析了文章背后的思想内涵,并结合当下局势,阐述了如何将古人智慧应用于现实治理。

写着写着,李二白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在宣读注意事项,那声音听起来莫名的熟悉。他忍不住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这一看,心中不禁一惊,站在一旁负责监考的官员,怎么如此像顾卓?心中虽有疑惑,但他也不敢多想,赶忙低下头继续答题。

考试结束,李二白随着众人退下。回到家中,他心中仍忐忑不安,不知自己的表现能否让皇帝满意。

几日后,殿试的结果终于揭晓。

那日,阳光明媚,京城的街道热闹非凡。一群人敲锣打鼓地朝着李二白家的方向走来,为首的人手中高举着喜牌,上面赫然写着“状元及第”西个大字。

“李二白高中状元啦!李二白高中状元啦!”报喜的人一路高喊着。

李二白的母亲正在家中做着针线活,听到这喊声,手中的针线差点掉落。她赶忙起身,跑到门口,就看到那敲锣打鼓的队伍己经来到了眼前。

“恭喜老夫人啊,您家公子高中状元了!”报喜的人满脸笑容地说道。

母亲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她颤抖着双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喃喃道:“我儿……我儿真的中状元了……”

不多时,李二白也在众人的簇拥下回到了家。他看到母亲泪流满面的样子,赶忙上前抱住母亲:“娘,儿子不负您的期望,中了状元了。”

母亲抚摸着李二白的脸,泣不成声:“好,好啊,我儿终于熬出头了……”

周围的邻居们也纷纷围了过来,纷纷向他们母子表示祝贺,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小小的院子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