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深冬的京城飘着细碎的雪粒。沈诗涵刚结束与曼谷方面的加密会议,手机便在檀木桌面上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国内某税务局的内线号码,她指尖划过屏幕,听筒里传来略带紧张的男声:“沈小姐,我们收到的匿名捐款......经核查,部分资金来源指向东南亚诈骗网络,这笔钱......”
“按程序公示为慈善捐赠,其余细节无需过问。”沈诗涵转动着祖母绿戒指,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后续若有调查,自会有人出面解释。”挂断电话的瞬间,她望着落地窗外银装素裹的京城,忽然想起母亲常说的“狡兔三窟”——那些通过华人华侨与商会中转的资金,早己在暗网与现实世界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保护网。
与此同时,沈芳正在京城西合院的书房内,与兄长沈正国相对而坐。作为市委书记的沈正国端起青瓷茶盏,目光透过氤氲热气落在妹妹身上:“诗涵这次做得太冒险,东南亚那帮人可不是善茬。”
“大哥,”沈芳轻叩桌面,珍珠美甲与檀木发出清脆声响,“你忘了沈家祖训?‘顺势而为,借势而起’。诗涵不过是将敌人的刀刃化作我们的工具。”她调出电脑上的资金流向图,“这些钱最终流入国库,既打击了犯罪,又为家族积攒政商信誉,何乐而不为?”
话音未落,书房门被骤然推开。风尘仆仆的陈铭文带着寒气闯入,手里紧攥着一封加密信件:“诗涵的事,大舅爷知道了。”他将泛黄的信纸递给沈芳,娟秀小楷跃然纸上:“吾沈家血脉,当如鹰隼俯瞰山河,亦当如细流润物无声。”落款处,“沈战天”三个大字力透纸背。
沈正国微微动容:“老爷子当年以少胜多歼敌数千,带着几十人守住战略要地,这份胆识......”他看向信件,“他让诗涵进京?”
沈芳着信纸边缘,想起儿时大舅爷教她们读《孙子兵法》的场景。这位从战场凯旋的元帅,即便退役后仍关注着天下局势:“诗涵该见见世面了。不过在此之前......”她拨通卫星电话,“小舒,你立刻订机票,陪你姐回趟京城。”
此刻在南洋别墅,沈舒正对着全息投影试穿新款旗袍,突然接到母亲指令,嘴里的马卡龙差点掉在地毯上:“啊?现在?可是我明天约了网红探店......”话未说完,就被沈诗涵夺过手机:“别废话,收拾行李。”
挂断电话,沈诗涵打开加密资料库,调出大舅爷的生平档案。泛黄的老照片里,年轻的沈战天穿着军装立在战壕前,眼神锐利如鹰。资料显示,他曾在某次战役中运用“空城计”与“围魏救赵”的组合策略,以百人小队牵制敌方精锐部队,为大部队赢得转机。这些传奇故事,此刻却化作沉甸甸的责任压在她肩头。
而在新加坡总理府,沈诗涵的小舅舅沈正安正在主持内阁会议。表面上他与沈家毫无关联,实则通过加密渠道时刻关注家族动向。当秘书递来关于东南亚资金流向的简报时,他推了推金丝眼镜,在文件空白处写下批注:“水至清则无鱼,浑水才能摸鱼。”
三日后,沈诗涵与沈舒降落在京城国际机场。寒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沈诗涵裹紧羊绒大衣,望着接机口处等候的西装保镖,突然想起母亲教导的“见微知著”。这些细节都在昭示:此次回京,绝非简单的家族聚会,而是沈家在政商两界的新一轮布局。
西合院的红灯笼在暮色中亮起时,沈诗涵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大舅爷。老人坐在太师椅上,虽己满头白发,脊梁却挺得笔首,目光扫过她的瞬间,仿佛能看穿五脏六腑:“听说你用黑客技术操控诈骗集团?”不等回答,他突然笑了,“不愧是武曌后人,连手段都带着帝王气魄。不过记住,《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你的战场,不应局限于商海。”
沈诗涵垂眸行礼,心中翻涌着复杂情绪。这一刻,她终于明白,沈家的传奇从来不是个人的荣耀,而是血脉中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商场博弈,还是战场厮杀,他们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家族与国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