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层层宫阙,洒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
李贵妃精心打扮了一番,身着一袭红色的宫装,上面绣着精致的芍药花,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她的面容柔美,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李贵妃吩咐宫女们端着她亲手烹制的菜肴,朝着皇上的御书房走去。
这些菜肴,皆是皇上年轻时最爱吃的,她为了准备这一顿,在御膳房忙碌了许久。
来到御书房外,侍女翠儿轻声对侍卫说道:“劳烦通传一声,贵妃娘娘求见皇上。”侍卫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进入书房。
不一会儿,侍卫出来,恭敬地说道:“贵妃娘娘,皇上有请。”
李贵妃微微点头,带着宫女们走进书房。皇上正坐在书桌前,批阅着奏章。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是李贵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
“爱妃,你怎么来了?”皇上放下手中的朱笔,站起身来。
李贵妃盈盈下拜,柔声道:“皇上,臣妾听闻皇上近日忙于政务,甚是辛劳。臣妾亲手做了皇上最爱吃的几道菜,特来给皇上尝尝。”
皇上看着李贵妃,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这段时间因为几个儿子的小心思跟南疆的事情,他确实冷落了后宫众人。
而李贵妃,是他年轻时就钟情的女子,即便岁月流转,那份感情依然在心底留存。
“爱妃有心了。”皇上走上前,轻轻扶起李贵妃,目光落在那些菜肴上,“都是朕年轻时爱吃的,没想到爱妃还记得。”
李贵妃微微一笑,说道:“皇上喜欢吃的,臣妾自然记得。这些年,臣妾时常想起皇上与臣妾一起品尝这些菜肴的时光,心中满是怀念。”
皇上拉着李贵妃的手,走到一旁的桌案前坐下,说道:“朕也甚是怀念。这些年,忙于国事,与爱妃相处的时间少了。”
宫女们将菜肴一一摆上桌,李贵妃亲自为皇上盛了一碗汤,递到皇上手中,说道:“皇上,尝尝这汤,看看合不合口味。”
皇上接过汤碗,轻轻抿了一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嗯,还是当年的味道,爱妃的手艺还是这般好。”
李贵妃看着皇上,眼中满是关切:“皇上日理万机,可要注意身体。这些琐事,以后让他人多为皇上分担些。”
皇上放下汤碗,看着李贵妃,感慨地说道:“爱妃,有你在朕身边,是朕的福气。只是这后宫之事,也让你费心了。”
李贵妃微微垂首,说道:“臣妾身为皇上的妃嫔,为皇上分忧是应该的。
“臣妾今日前来,其实还有一事想请求皇上。”
皇上微微挑眉,说道:“爱妃但说无妨。”
李贵妃犹豫了一下,说道:“皇上,帜儿如今也到了适婚的年纪,臣妾想着,能否为他定下一门亲事。”
皇上微微点头,说道:“帜儿的婚事,朕也一首放在心上。不知爱妃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李贵妃心中一喜,说道:“皇上,臣妾的侄女,自小与帜儿一起长大,两人感情深厚。臣妾想着,若能让他们结成连理,也算是亲上加亲。”
皇上思索片刻,说道:“你侄女朕也见过,倒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只是,这婚姻大事,还需问问帜儿的意思。”
李贵妃赶忙说道:“皇上,帜儿对他表妹也颇有好感。只是,此事还需皇上做主,下旨赐婚,方能名正言顺。”
皇上看着李贵妃,心中明白她的心思。李贵妃娘家也是势力庞大,若萧炎帜与她侄女成婚,他们就能变得更加牢固,无疑也会进一步巩固李贵妃娘家在朝中的地位。
或许也是一个好机会,老大这段时间小心思越来越多了,是该好好平衡一下朝中的关系了。
而且他也知道,李贵妃对他一首情深意重,且萧炎帜也是他颇为喜爱的皇子。只是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不着急。
皇上的心思很明确了,就是想要二皇子跟大皇子斗,毕竟大皇子也娶了自己表妹,皇后请赐婚的时候皇上可是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可是到贵妃这里没有立刻同意,可想而知是为什么呢?
天家父子,利益为上,先君臣后父子,在怎么疼爱的儿子,在利益面前都不重要了。
“爱妃,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毕竟,皇子的婚事,关乎皇家颜面,也关乎朝廷局势。”皇上说道。
李贵妃心中有些着急,但她知道不能太过逼迫皇上,于是柔声道:“皇上,臣妾明白此事重大。只是,帜儿与他表妹情投意合,若能成就这段姻缘,想必他们定会幸福。而且,臣妾娘家也定会全力辅佐皇上,为大夏的江山社稷尽心尽力。”
皇上看着李贵妃,微微一笑,说道:“爱妃,朕知道你的心意。这样吧,朕先找帜儿谈谈,听听他的想法。若他也有意,朕再下旨赐婚不迟。”
李贵妃心中一喜,赶忙说道:“多谢皇上。皇上如此疼爱帜儿,帜儿定会感恩戴德。”
但李贵妃心中,她己经有点不高兴了,为什么大皇子就可以那么轻易娶了母族侄女,到他儿子这里就是关乎着朝堂大事了。
而且皇后难道不也是皇上的表妹吗。他自己也娶了母族表妹,得到了支持,怎么就他儿子这里有问题了,难道是因为太后还是因为皇上之前对她说的都是假的。
而皇上,在享受着李贵妃的柔情与美食的同时,心中也在权衡着这门婚事背后的利弊得失。
两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李贵妃带着宫女们返回自己的宫殿,一路上,她的脸色愈发阴沉。刚踏入宫门,她便猛地将手中的帕子甩到一旁的桌子上,吓得旁边的宫女们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
“哼,皇上竟如此犹豫,难道这小小的赐婚之事,还需他再三斟酌不成!”李贵妃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满是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