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色未明,京城的皇宫便己被庄严肃穆的气氛所笼罩。
随着悠扬的钟声响起,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纷纷踏入金銮殿。
“诸位,南疆之事,不知可有其他想法。”皇上的声音悠悠响起。
洛丞相率先出列,他身姿挺拔,神色沉稳,躬身向皇上奏道:“陛下,老臣以为,当下议和乃明智之举。我朝与南疆连年兵戈相向,百姓苦不堪言,田园荒芜,民生凋敝。且国库为战事耗费巨大,此时若能借议和之机,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充实国库,实为社稷之福。”
大皇子见状,连忙带着镇国公等人上前附和。镇国公一脸凝重,说道:“陛下,洛丞相所言极是。老臣曾亲赴战场,深知战争之残酷,生灵涂炭,流血漂橹。继续征战,胜负难测,还望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同意议和。”
洛丞相心中微微一动,着实没想到向来与他暗中较劲的镇国公,此次竟会站在主和一方,这着实让他意外。
然而,二皇子岂会轻易罢休。他与户部尚书对视一眼,旋即出列,户部尚书急切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议和!南疆反复无常,求和必是奸计。我朝定北军士气正盛,此时乘胜追击,必能一举荡平南疆,开疆拓土,扬我朝威!若此时议和,岂不前功尽弃?”
二皇子紧接着慷慨激昂地说道:“父皇,李大人说得不错,我朝士气正盛,此时乘胜追击,定能将南疆纳入我朝版图,儿臣愿亲自挂帅出征,定为父皇分忧,为我朝立下不世之功!”
他想得倒是好,反正打仗的是定北军,他就去军营待几天,跟他们搞好关系,等胜利了,他是皇子肯定他的功劳最大。以父皇的心思说不一定会收回定北兵权,到时候这兵权他触手可得。
三皇子一派则站在一旁,面上带着似有若无的微笑,三皇子不紧不慢地说道:“父皇,此事关系重大,儿臣等一时难以决断,还望父皇圣明,权衡利弊。”他们这模棱两可的态度,尽显圆滑世故。
镇国公一听二皇子等人主战之言,顿时急了,转头对着户部尚书说道:“哼,你只知开疆拓土,却不顾百姓死活!战争一起,又要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无辜百姓命丧黄泉?你这是将国家和百姓置于何地?”
“你等人从未上过战场,怎么会知道战事的残忍,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就只会在后方贪便宜。你要战,你上战场试试。”
就二皇子这怂包,还上战场,别添麻烦就不错了。真是不知道自己太傻,还是把别人当傻子。
户部尚书也不甘示弱,立刻反驳道:“镇国公,你莫要危言耸听!若不趁此机会彻底征服南疆,日后他们必定卷土重来,边境永无宁日!你如此怯懦,莫不是畏惧南疆不成?”
该死的镇国公,他要上战场还有他什么事。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吵得面红耳赤。朝堂之上,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皇上看着这混乱的场面,龙颜大怒,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喝道:“够了!成何体统!朝堂之上,岂是你们争吵之地?”
众大臣见状,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皇上扫视着众人,神色威严,缓缓说道:“朕意己决,就以洛丞相的意见,同意南疆议和。”
众大臣听后,有的面露欣慰,有的则面露不甘,但都不敢再言语。
皇上看着下方的臣子,接着问道:“既然决定议和,那诸位觉得此次议和事宜,由谁负责最为合适?”
此言一出,大臣们又开始交头接耳,各抒己见。
有的举荐定北王,认为他熟悉边疆战事,定能与南疆周旋;有的则提议派遣朝中善于外交的大臣前往,以保议和顺利进行。
皇上看着臣子们各怀心思,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这些大臣举荐之人,或多或少都掺杂着自己的私心,无非是想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
但此刻,他并未说什么,只是神色平静地说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言罢,起身拂袖而去。
大臣们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只得缓缓退出朝堂。
二皇子怒气冲冲地回到府邸,一脚踢开书房的门,吓得门口的小厮一哆嗦,赶忙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
二皇子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洛丞相,洛丞相!父皇什么都听洛丞相的,这南疆议和的事儿,怎么能就这么定了!”
户部尚书赶忙跟进来,小心翼翼地关上门,劝说道:“殿下,您先消消气。事己至此,咱们得想想接下来怎么办。这负责议和之事的人选置关重要,绝不能让大皇子和三皇子的人抢了去。”
二皇子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舅舅说得对!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掌控议和事宜,不仅能在父皇面前立下大功,还能借此机会安插咱们的人手,扩大势力。可该如何才能确保这个人选是咱们的人呢?”
户部尚书摸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咱们得先分析分析朝中局势。如今朝中大臣,有不少人都在观望,看哪方势力更有胜算。咱们可以暗中拉拢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让他们在皇上面前举荐咱们这边的人。同时,咱们也得想想办法,给大皇子和三皇子那边使使绊子,让他们举荐的人得不到皇上的认可。”
二皇子眼中一亮,说道:“舅舅此计甚妙!就这么办。咱们得尽快行动,不能让他们抢了先机。只是,该举荐谁去负责议和呢?”
户部尚书微微一笑,说道:“殿下,微臣觉得礼部侍郎林大人就很合适。他与咱们向来交好,且为人机灵,善于言辞,在外交方面也有些经验。若让他去负责议和,必定能按照咱们的意思行事。”
二皇子点头称是,说道:“好,就林大人。舅舅,你即刻去联络那些大臣,让他们明日上朝时,一起向父皇举荐林大人。我就不信,咱们这么多人举荐,父皇还能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