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商途江南小镇的家族传奇

第二十一章 芯路破晓与家国担当

加入书架
书名:
烟雨商途江南小镇的家族传奇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624
更新时间:
2025-05-20

2018年5月1日,杭城的朝阳刺破云层,将金色的光芒洒在星达信息科技公司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童浩站在58层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如蝼蚁般穿梭的车流,手中握着的卫星电话正连接着新加坡、吉隆坡两地的地下芯片研发中心。那些深藏于繁华都市地底的精密实验室,此刻正运转着上千台设备,身着无尘服的科研人员在幽蓝的灯光下,小心翼翼地调试着光刻机的每一个精密部件。

“童总,新加坡厂区的五纳米芯片量产线己完成90%调试,预计本月中旬可实现规模化生产。”技术主管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但光刻机的极紫外光源系统仍存在稳定性问题,目前依赖从欧洲进口的核心部件,这始终是个隐患。”

童浩拧紧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台。A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封锁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五纳米制程成为横亘在国产芯片面前的一道天堑。尽管澳洲科技公司己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关键设备与技术的“卡脖子”困境,依旧如鲠在喉。他想起昨夜翻阅的历史资料,唐朝时期,先辈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中华文明远播西海,而如今,他必须以科技为刃,为中国芯片杀出一条血路。

“启动‘破晓计划’。”童浩沉声道,“从今天起,新加坡和吉隆坡的研发中心进入72小时轮班制。告诉曹源博士,无论如何要在一个月内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至于欧洲进口部件……”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让安全联盟密切关注运输路线,必要时……采取特殊手段。”

挂断电话后,童浩的目光落在办公桌上摆放的华为Mate系列手机。作为一家坚持不上市、以技术报国的民族企业,华为正承受着A国多轮制裁的重压,芯片断供的危机如乌云般笼罩。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

“任前辈,我是童浩。”电话接通的瞬间,他语气恭敬而坚定,“我知道华为现在面临的困境。星达科技在澳洲的子公司己成功突破五纳米芯片技术,光刻机研发也进入收尾阶段。我希望能优先为华为提供高端芯片和设备,助您突出重围。”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小友,这份情谊我记下了。但A国的制裁不会轻易松动,运输渠道、技术适配都是难题。”

“前辈放心,运输由我亲自安排。”童浩调出全息投影,展示着早己规划好的秘密航线,“从澳洲出发,经南太平洋岛国中转,避开A国监控海域,最终抵达深圳。至于技术适配……”他嘴角上扬,“我们的研发团队己针对麒麟芯片架构做了优化,确保无缝对接。”

接下来的半个月,童浩几乎住在了星达科技的指挥中心。监控大屏上,装载着芯片和光刻机部件的货轮在卫星地图上缓缓移动,每经过一个海域,安全联盟的护航舰队便会暗中接应。而在杭城、新加坡、吉隆坡三地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争分夺秒地进行设备调试与系统适配。

5月15日深夜,一通紧急电话打破了指挥中心的寂静。“童总,货轮在印尼海域遭遇不明船只追踪!”安全员的声音带着紧张,“对方装备精良,疑似A国雇佣的海盗武装。”

童浩盯着屏幕上闪烁的红点,迅速做出判断:“启动‘暗礁’方案。通知附近的护航潜艇,用电磁干扰切断对方通讯,同时放出烟雾弹,伪装成货轮故障。”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船员,必要时可以弃车保帅,但核心设备必须保住。”

这场惊心动魄的海上追逐持续了六个小时。当货轮终于摆脱追踪,抵达中转港口时,童浩才发现自己的衬衫早己被汗水浸透。而此时,另一个好消息传来:吉隆坡研发中心的光刻机光源系统测试成功,核心部件实现100%国产化!

“立刻将新设备运往华为!”童浩难掩激动,“通知文媒集团,准备一场全球首播发布会。我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芯片不再受制于人!”

5月20日,一场震惊世界的首播在星达科技总部举行。镜头前,童浩身后的大屏幕上,华为最新款搭载国产五纳米芯片的手机流畅运行着3A游戏,旁边的光刻机正在现场制造芯片晶圆。“今天,我很自豪地宣布,”童浩的声音响彻会场,“星达科技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未来我们将共同研发三纳米、一纳米制程技术。同时,我在此承诺,五年内,至少让十位亚洲华人登上全球富豪榜,更要让中国制造的芯片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台下掌声雷动,而在屏幕另一端,无数国人热泪盈眶。A国的制裁非但没有压垮中国科技企业,反而让他们在困境中抱团崛起。童浩深知,这场胜利只是开始,前方等待着的,是更激烈的科技博弈。但他坚信,只要怀揣着振兴民族产业的信念,传承祖辈的智慧与担当,终有一天,中国芯片将屹立于世界之巅,让全球看到东方科技的破晓之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