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风华童家千金的商界传奇

豪门风华78

加入书架
书名:
豪门风华童家千金的商界传奇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454
更新时间:
2025-05-17

2008年2月20日,祁连山脚下的“星芒女子改造基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与西北沙漠监狱的肃杀不同,这里的高墙爬满蔷薇,粉色外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童诗涵站在监控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操场上列队晨跑的女性犯人们——她们中大多曾因家暴自卫致人死伤,眼神里藏着恐惧与倔强。

“童总,新一批未成年犯人的资料整理好了。”助理递来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分析报告:83%来自单亲家庭,67%曾遭受校园霸凌,91%存在长期情感缺失。童诗涵眉头紧锁,调出基地的改造方案:“通知心理专家团队,启动‘星光计划’。”

一、伤痕之花:家暴女性的重生之路

在“星芒食品公司”的烘焙车间,32岁的林晓梅戴着防割手套,熟练地将面团塑形。半年前,她因反抗长期家暴的丈夫,用水果刀自卫致其重伤,被判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今,她每月能拿到900元工资和200元奖金,账户里的数字让她第一次感受到“尊严”的重量。

“林姐,这个面包的造型我总做不好。”同宿舍的陈悦凑过来。陈悦曾为保护女儿刺伤施暴的前夫,入狱后始终沉默寡言。林晓梅手把手教她:“你看,把面团卷三层,再用剪刀剪出花瓣……”阳光透过车间窗户洒在她们身上,面团的麦香与玫瑰香气交织,仿佛在治愈陈年伤疤。

更特殊的是每晚的“读书分享会”。在宿舍书房,犯人们围坐在一起,朗读《女性权益保护法》《亲密关系心理学》。当读到“家暴不是家丑,是犯罪”时,许多人泣不成声。童诗涵通过监控看到这一幕,对身旁的法务总监说:“联系妇联,把这里的案例做成普法纪录片。”

二、迷途微光:未成年犯的救赎课堂

隔壁的“星芒少年管教所”内,16岁的周宇正盯着显微镜下的细胞切片。他曾因参与街头斗殴致人重伤入狱,如今却是生物实验室的“明星学员”。“周宇,你培育的多肉变异品种开花了!”辅导老师的惊呼让少年眼睛发亮。在这里,他不仅学会了植物培育技术,更在《犯罪心理学》课程中,第一次正视自己暴力行为的根源——父亲的漠视与同伴的裹挟。

未成年犯的宿舍同样温馨,阳台上摆满他们亲手种植的绿植。每周日,心理医生会组织“家庭对话会”,通过视频连线让孩子与父母坦诚交流。当14岁的李妍听到酗酒父亲在镜头前痛哭道歉时,整个房间陷入沉默。童诗涵在会议记录中批注:“安排李妍参与亲子关系修复特训,联系社工介入家庭改造。”

三、暗线布局:司法改革的试验田

在基地的顶层密室,童诗涵召开秘密会议。全息投影中,全国女性家暴案件与未成年人犯罪数据不断跳动。“这些人不是天生的罪犯,是社会问题的受害者。”她调出星宁集团的慈善基金流水,“我们投入20亿,不仅要改造犯人,更要建立预防体系。”

她指向屏幕上的“反家暴热线”和“青少年心理援助平台”:“让AG俱乐部的网红主播首播普法,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递法律知识。”更惊人的是,她计划将基地的管理模式输出到全国:“每个省建一所‘星芒学院’,让司法改造与社会教育结合。”

西、舆论风暴:争议中的正义重构

当“女子监狱配备豪华宿舍”的新闻曝光,舆论瞬间炸锅。某“传统派”学者撰文批判:“对罪犯过于宽容,是对法律威严的践踏!”童诗涵却在微博发布一段视频:林晓梅出狱后,凭借在监狱学到的烘焙技术,开了一家“新生面包店”,生意火爆。评论区风向逆转:“原来改造真的能救人!”

更具冲击力的是未成年犯的“毕业仪式”。周宇捧着职业资格证书,对着镜头说:“我要报考农大,研究沙漠植物。”这段视频播放量破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来合作邀约。童诗涵冷笑:“那些质疑者永远不懂,真正的正义,是给迷途者照亮归途。”

五、终章:救赎之光的永恒绽放

2008年中秋,星芒基地举办团圆晚会。女性犯人们表演自编的话剧《重生》,未成年犯们则合唱原创歌曲《追光者》。童诗涵站在台下,看着林晓梅和女儿相拥而泣,周宇与父亲握手言和,突然想起大舅舅的话:“好的制度,能让铁窗长出花朵。”

手机震动,叶琳发来消息:“A国媒体攻击我们‘作秀’。”童诗涵回复:“把基地的区块链账本公开,让他们看看每一分钱的去向。”她望向夜空,圆月高悬,照亮基地外墙的标语:“这里不是终点,是新生的起点。”而她知道,这场关于救赎与希望的实验,终将改变整个社会对“改造”的定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