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岁月电商新贵与家族烟火

第二十三章 星火燎原:财富智慧的辐射与乡村蝶变

加入书架
书名:
青梅岁月电商新贵与家族烟火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2860
更新时间:
2025-05-16

2019年2月5日,腊月二十六的厦门共富村沉浸在喜庆的年味中。童浩瀚站在自家十层别墅的书房里,透过落地窗俯瞰全村——红灯笼挂满树梢,智能物流车穿梭在宽阔的柏油路上,远处的农业大棚泛着柔和的光。600平的别墅内,西室两厅的布局搭配干湿分离的卫浴空间,每个50平的卧室都配备智能家居系统,大阳台上摆放着从东南亚引进的绿植,与书房里古朴的红木书架相映成趣。

他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淘宝店铺的销售数据不断跳动。《现代管理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系列书籍己售出数百万册,评论区满是各地乡村干部与创业者的留言:"按照书中的合作社模式,我们村的滞销水果卖光了!""学着搭建电商平台,现在每天有上千单!"更让他欣慰的是,不少专家学者受书籍启发,纷纷返乡投身家乡建设,在全国各地掀起乡村振兴的热潮。

"哥,又有三个村子申请加入振兴联盟!"童舒推门而入,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合作意向书,"现在联盟覆盖的村子己经超过500个了!"话音未落,苏婉婷拿着平板走进来,脸上带着惊喜:"新疆传来好消息,娜扎的项目大获成功!"

童浩瀚立刻调出相关资料,屏幕上展现出一幅壮美的画卷:曾经荒芜的新疆土地上,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自动化灌溉系统滋养着有机瓜果;智能牧场里,机械臂精准投喂,物联网实时监测牛羊生长。娜扎——这位拥有23.6亿身家的老同学,凭借独特的商业眼光,结合当地光照充足、地广人稀的特点,打造出集特色种植、畜牧养殖、文旅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实现经济产值86.9亿。

"她真的做到了因地制宜。"童浩瀚感慨道,"用光伏板覆盖大棚顶部,既发电又遮阳;把废弃的戈壁改造成越野营地,吸引游客......"他想起学生时代那个充满灵气的姑娘,如今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企业家,用智慧改变着边疆的面貌。

此时,家族群里弹出消息,同学们纷纷分享各自的成就:有人在云南深山建立茶叶品牌,带动整个乡镇脱贫;有人在东北平原发展智慧农业,粮食产量翻番;还有人将非遗手艺与电商结合,让传统技艺重焕生机。令人惊叹的是,当年同班、隔壁班的同学们,如今存款少则千万,多则过亿,无一不是商界精英。

次日,一群记者慕名来到共富村采访。在星宁集团的会议室里,面对镜头,童浩瀚坦然道:"很多人叫我'国内版巴菲特',但我认为,真正的价值不是个人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能帮助多少人改变命运。"他展示着全国各地乡村的发展数据,"我的同学们,他们不是因为我成为富豪,而是因为敢于突破常规,用知识和行动创造价值。"

记者们随后走访了几位同学的企业。在王丽娜的有机蔬菜基地,自动化采摘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工作;在一位从事新能源的同学公司里,屋顶的太阳能板与地下储能系统构成绿色能源网络。这些企业家谈吐间展现出的思想格局,让记者们深刻感受到:他们早己超越单纯的财富追求,转而思考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腊月二十八,童浩瀚组织同学们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聚会。在共富村新落成的乡村会客厅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这些年的经历与感悟。娜扎笑着说:"记得上学时,我总觉得家乡太落后,现在才明白,每一片土地都有无限可能。"王丽娜接过话茬:"是浩瀚的书和共富村的模式给了我们灵感,原来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可以落地的现实。"

窗外,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共富村的笑脸。童浩瀚看着眼前这群意气风发的同窗,心中满是自豪。从厦门的小乡村到广袤的祖国大地,他们播撒的财富智慧种子,正在无数个村庄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乡村振兴传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