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我爹,我造朱元璋的反

第55章 吊打联盟军

加入书架
书名:
朱元璋是我爹,我造朱元璋的反
作者:
zhu事顺利
本章字数:
9522
更新时间:
2025-05-26

朱大方敏锐洞察到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结盟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为稳操胜券,他当机立断,从战略储备中迅速调遣第6、第7、第8、第9、第10集团军,共计150万精锐之师,火速奔赴前线。这五个集团军的加入,使得前线兵力瞬间扩充至8个集团军,总计240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兵力集结,宛如一场军事力量的大迁徙,充分彰显了大明帝国深厚的底蕴和朱大方克敌制胜的坚定决心。而第1、第4两个集团军则承担起守护大明本土的重任,确保后方安稳无虞。

在大明广袤无垠的校场上,第6、第7、第8、第9、第10集团军的将士们整齐列阵,军容整肃。日光倾洒,映照在他们身上,闪烁出武器装备的凛冽寒光。每个集团军皆满编30个师,30万雄师,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毅,浑身散发着一种无畏的战斗意志,仿佛即将迎接的并非残酷战争,而是一场荣耀加冕的盛典。

朱大方身着龙袍,头戴皇冠,气宇轩昂地屹立于点将台上。他目光如炬,俯瞰台下百万大军,声若洪钟地说道:“将士们!今时今日,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竟敢与我大明为敌,公然收留败将帖木儿,狼狈为奸结成联盟,妄图挑衅我朝威严。但朕坚信,我大明军队乃无敌之师!你们,是我大明的骄傲,是捍卫帝国荣耀的锋利刀刃。此去前线,定要让那些敢于冒犯我大明的贼寇,领略我百万雄师的磅礴威力!”

“大明威武!战无不胜!”百万将士齐声高呼,声浪首冲云霄,似要将天地撼动。这激昂的士气,令整个校场都弥漫着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念。

旋即,各集团军将领依次上前,向朱大方宣誓效忠。第6集团军司令李猛抱拳,朗声道:“陛下放心,末将定率麾下将士,冲锋陷阵,让贼寇领略我大明的兵锋!”第7集团军司令王勇亦紧接着说道:“我第7集团军全体将士愿为大明赴汤蹈火,誓将敌军全部歼灭!”其他集团军将领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坚定决心。

点兵仪式圆满结束后,15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前线进发。步兵们迈着整齐划一、刚劲有力的步伐,他们身着作战服,手持95式自动步枪,眼神中透露出果敢与坚毅。炮兵部队牵引着一门门93式60毫米迫击炮,这些迫击炮将在战场上化身强大的火力压制利器。而装甲部队无疑是大军中的焦点,一辆辆09式轮式步兵战车和虎式坦克排列得井然有序,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慑力。

行军途中,大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尽显文明之师风范。当部队途经一处小镇时,当地百姓听闻大军将至,早早便聚集在道路两旁。孩子们好奇地张望着,眼中满是对士兵们的崇拜;老人们则感慨地回忆着往昔的太平岁月,对这支保家卫国的军队充满了敬意。

士兵们看到热情的百姓,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他们主动与百姓打招呼,丝毫没有大军的架子。一位年轻的士兵看到一位老人行动不便,立刻上前搀扶,并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百姓们纷纷拿出家中的食物和水,递向士兵们。一位大妈将手中装满鸡蛋的篮子塞到士兵手中,眼中满是心疼地说:“孩子们,一路上辛苦了,多吃点,到了前线一定要平安归来。”士兵们感动不己,但纪律在身,他们起初婉拒。然而百姓们的热情太过真挚,最终士兵们只得收下,并掏出钱硬塞给百姓。百姓们怎么也不肯收,双方推让之间,军民情谊愈发深厚。

一位老兵见状,站出来说道:“乡亲们,我们大明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保卫大家是我们的职责。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钱你们一定要拿着。只有你们生活好了,我们在前线打仗才更有动力。”百姓们听了,眼眶,对军队的敬意又增添几分。

与此同时,徐达、蓝玉、苏烈、朱棣等人得知百万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后,士气大振。他们迅速行动,积极调整战略部署,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最后的冲刺准备。徐达召集各将领,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派来百万大军,此乃对我们的莫大信任。我们务必抓住这次机会,与援军紧密协作,一举击溃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的联盟,让他们知晓我大明的赫赫威名!”

随着百万大军的逐步靠近,徐达、蓝玉、苏烈、朱棣等人与各集团军将领齐聚营帐,共商战略部署。他们将地图平铺开来,仔细钻研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的地形地貌、兵力分布以及可能存在的防御工事。

苏烈指着地图,分析道:“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联盟后,必定会强化边境防御。我们可凭借大军优势,采用分进合击之策。一部分兵力正面佯攻,吸引敌人主力,另一部分兵力迂回包抄,截断他们的退路,进而一举歼灭。”

蓝玉点头称是,并补充道:“我们的09式轮式步兵战车和虎式坦克机动性强、火力威猛,可充当前锋部队,撕开敌人防线。步兵与炮兵随后跟进,巩固战果。同时,要警惕敌人可能设下的陷阱与埋伏,情报工作务必做到滴水不漏。”

朱棣则从海上作战的角度建言:“我率领的舰队可从海上对敌人进行袭扰与攻击,牵制其兵力。一旦陆地战场出现战机,舰队便能迅速登陆,从后方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众人精心制定出一套详尽周密的作战计划。各将领明确了自身的任务与职责,只待大军汇合完毕,便向敌人发起雷霆总攻。

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得知大明派遣150万大军前来的消息后,顿时陷入一片恐慌。他们深知大明军队的强大实力,如今又有如此大规模的援军压境,局势对他们极为不利。

奥斯曼帝国国王紧急召集大臣与将领商议对策。一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大明百万大军杀来,我们该如何应对?他们武器精良,兵力雄厚,我们恐怕难以抵挡啊!”

奥斯曼帝国国王面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加强边境防线防御,增设岗哨与巡逻,密切监视大明军队动向。同时,与马穆鲁克王朝保持紧密联络,确保联盟稳固。我们要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设置重重障碍,消耗大明军队实力。”

马穆鲁克王朝那边亦是一片紧张气氛。国王与大臣们商讨后决定,在边境地区构筑更多防御工事,诸如深沟、鹿砦、拒马等,以阻挡大明军队推进。同时,他们还训练了大批弓箭手与投石手,准备在远距离对大明军队展开攻击。

然而,尽管两国采取了一系列防御举措,但面对大明的百万雄师,他们心中依旧充满恐惧与不安。整个联盟都被一种风声鹤唳的氛围所笼罩。

经过数日行军,第6、第7、第8、第9、第10集团军终于与徐达、蓝玉、苏烈、朱棣等人的部队成功会师。刹那间,大明军队的营地规模数倍扩充,军旗猎猎飘扬,人喊马嘶,呈现出一派宏伟壮观的景象。

各集团军之间展开了友好交流与沟通,分享战斗经验与情报。士兵们相互激励,士气愈发高涨。徐达、蓝玉、苏烈、朱棣等人则再次仔细检查作战计划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此时,大明军队距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的联盟防线己近在咫尺。双方侦察兵在边境频繁活动,相互试探虚实。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一触即发,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仿佛只需一点火星,便能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

在大明军队营地中,朱大方派遣的使者带来皇帝最新旨意:“朕翘首以盼你们凯旋而归,务必让那些敢于冒犯我大明的敌人,为其行径付出惨痛代价!”这道旨意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所有将士斗志昂扬。他们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要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以敌人的鲜血捍卫大明的尊严与荣耀。

大战爆发前夕,为更精准摸清敌人防御部署,徐达决定先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他从第6集团军挑选出一支精锐步兵部队,交由经验丰富的张将军统领。

张将军率领这支部队趁着夜色掩护,悄然靠近奥斯曼帝国边境防线。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敌人岗哨,悄无声息地向前推进。当接近敌人第一道防线时,张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迅速展开行动。他们手持95式自动步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敌人阵地。

奥斯曼帝国守军万万没想到大明军队会在深夜突袭,顿时阵脚大乱。但他们很快回过神来,凭借防御工事拼死抵抗。一时间,枪声大作,喊杀声西起。张将军指挥士兵们一边用步枪射击,一边寻觅敌人防线薄弱之处。

与此同时,大明军队炮兵部队在后方提供有力火力支援。93式60毫米迫击炮发出沉闷轰鸣,炮弹如流星般准确落在敌人阵地上,炸得敌人鬼哭狼嚎。在强大火力压制下,奥斯曼帝国防线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然而,奥斯曼帝国守军并未轻易屈服。他们组织起反击,试图将大明军队击退。双方在阵地上展开激烈近身肉搏战。士兵们挥舞着手中武器,舍生忘死拼杀。鲜血染红大地,喊杀声与惨叫声交织回荡。

经过一番激烈交锋,张将军见己达成试探敌人虚实的目的,便果断下令部队迅速撤离。这次前沿交锋,虽规模不大,却让大明军队对奥斯曼帝国防御力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即将发起的总攻提供了宝贵情报。

前沿交锋结束后,徐达、蓝玉、苏烈、朱棣等人依据收集到的情报,对作战计划进行最后调整。他们决定三日后发起总攻,务必一举突破敌人防线,给予联盟致命一击。

接下来的三天里,大明军队紧锣密鼓地进行总攻前准备工作。士兵们投入高强度训练,熟悉各自战斗任务与战术配合。炮兵部队对迫击炮进行最后调试校准,确保每一发炮弹都能精确命中目标。装甲部队对09式轮式步兵战车和虎式坦克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加满燃油,备足弹药。

后勤部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送粮草、弹药及各种物资,确保大军在战斗中有充足补给。军医们也做好充分准备,搭建起临时战地医院,储备大量药品与医疗器械,随时准备救治受伤士兵。

而情报部门同样马不停蹄,不断收集敌人最新情报,密切监视敌人一举一动。确保总攻发起时,大明军队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大明军队积极筹备总攻之际,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也察觉到危险迫在眉睫。他们进一步强化防线防御,将兵力集中于关键位置,严阵以待迎接大明军队的猛烈攻击。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生死之战做最后准备,整个战场犹如一张拉满弦的弓,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射出致命一箭。

三天后,总攻时刻终于来临。随着徐达一声令下,大明军队的火炮率先发出震天怒吼。93式60毫米迫击炮、各种口径榴弹炮齐声开火,炮弹如倾盆大雨般砸向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的联盟防线。瞬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敌人的防御工事在炮火的猛烈轰击下,纷纷化为齑粉。

在强大炮火掩护下,09式轮式步兵战车和虎式坦克如钢铁洪流般向敌人防线狂飙突进。09式轮式步兵战车的30毫米机关炮喷吐着火舌,以每分钟330发的射速对敌人阵地进行疯狂扫射,强大的火力压制让敌人抬不起头。虎式坦克的88毫米主炮更是威力惊人,精准打击敌人重要据点与防御设施,每一发炮弹都能在敌阵中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与此同时,240万步兵如汹涌潮水般向敌人席卷而去。他们手持95式自动步枪,以密集的火力网向敌人倾泻子弹。步兵们训练有素,紧密配合,交替掩护,稳步向敌人阵地逼近。朱棣率领的舰队也在海上发起猛烈攻击,舰炮对准敌人沿海防御工事狂轰滥炸,炮弹在敌人阵地上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弹坑,成功牵制敌人一部分兵力。

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虽集结了500万军队,但在大明军队强大的火力面前,战斗呈一边倒的态势。联盟军队的防线在大明军队的狂轰滥炸下迅速崩溃。他们的防御工事在明军火炮和坦克主炮的打击下不堪一击,深沟被填平,鹿砦和拒马被炸得粉碎。

联盟军队的弓箭手和投石手还未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明军的炮火覆盖,死伤惨重。步兵们在明军步兵的强大火力和装甲部队的冲击下,毫无还手之力。许多士兵甚至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倒在了明军的枪林弹雨之中。

战场上,联盟军队尸横遍野,伤者惨叫连连。他们的士气在明军的强大攻势下彻底崩溃,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转身逃窜。500万联盟军队死伤惨重,短短几个小时内,便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士兵非死即伤,剩余的士兵也毫无斗志,只顾着逃命。

大明军队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徐达、蓝玉、苏烈、朱棣等人指挥若定,不断调整战术,扩大战果。他们要抓住这难得的战机,一举击溃联盟军队,让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为他们的挑衅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