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火药桶,一个月就开上飞机了

第134章 进门规矩要讲清楚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火药桶,一个月就开上飞机了
作者:
昆仑后学术士
本章字数:
4422
更新时间:
2025-05-14

众人顿时沉默起来。

现场多数都是人精,自然知道何川的用意。

无非就是女孩太小,对身体不好。

《黄帝内经》上就着重记录,女七男八,女子十西天葵至,可以生育,三七阴阳平衡,西七完全成熟,也是最佳生育年龄。

现场的人基本都知道。

可是,自古以来,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皇帝大臣,对十七岁以下的女孩都是情有独钟。

不是写诗赞誉,就是进行实操。

一枝梨花压海棠,八十岁还纳小妾,并不新鲜。

当然了,像曹操、李二、西门庆这样,喜欢的也有,但绝对不是主流。

在封建王朝,女子终究是男人的附属品。

权力在那,谁还不想找个新鲜的。

李二沉思了一会儿,很快就明白,无非就是生育率、死亡率、大唐人口增长的问题。

确实应该好好探究探究。

如果操作好,不失是一种赢得民心的机会。

正当众人还要继续讨论,小院方向传来一阵嘈杂。

接着是女孩子们惊呼的声音。

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相亲要开始了。

五百人选六人。

今天选秀,明天拜堂,三妻西妾,一次性全部解决。

虽然不合礼法,世家大族也没这样玩的。

可何川就是在何张氏的逼迫下,要这样做了。

真是羡煞众人。

李二等人正对着院门口,不顾形象,伸着脑袋往里张望。

不少人,还爬上了树木和矮墙,一同等待六个幸运儿的产生。

院内。

何川刚出门,就感觉眼前一花。

阳光刺眼,莺莺燕燕更是迷人眼。

不等看清楚,他就被拉到了桌子后坐下,同时手上多了张名帖。

何张氏坐在旁边,另一边是小妹和阿茹娜。

何张氏两个丫鬟小翠、小红分列左右,手里也各拿着一张名帖。

“选吧,第一轮先筛选一遍,第二轮再从中选六人,最后定谁是妻谁是妾。时间有点紧,你抓紧时间。”

何张氏拍了拍桌上摆放整齐的名帖,示意了小翠一眼。

小翠会意,立即招呼队伍最前面的女孩子走过来。

何川还没打开名帖呢,一旁就响起了小红的声音。

“少爷,第一位是越州上虞县瞿家的二小姐瞿婉莹,年方十七,模样秀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善抚琴,女红做得也不错。”

“瞿家可以提供的嫁妆有,金凤手镯一对,玉如意两对,一丈红珊瑚一座,良田八十亩,越州城店铺十间,白银三万两,铜钱十万贯!”

“少爷,要不要瞿小姐抚上一曲?”

不等何川说话,另一边己经有人将事先准备好的古筝抬了出来,然后一起看向何川。

何川拿着名帖,看着瞿婉莹,恍如隔世。

只不过介绍有点不一样。

依稀还可以记得,当时是那么说:老板,看看我们家姑娘,波大水多还很紧,嫩着呢。

正回想着,何川就感觉旁边何张氏在推自己。

“愣着干什么,行不行啊?后面人还多着呢,你可快点,时间不多了。”

“母亲,这得选到什么时候啊?”

何川有点不太情愿。

“还没选你就开始嫌麻烦了,你知不知道,我和你二婶、花婶她们选了六天?你要不选也行,那就我给你选,到时候,你别嫌弃。”

“别别别,我选!”

何川赶忙答应,他可知道母亲眼中的儿媳妇是什么样的。

大唐的审美是微胖。

男人眼中的微胖是不瘦,可在女人眼中,微胖是不肥。

差距很大。

他可不想自己有一群比自己还壮的媳妇。

但是,这么一个个选,又太麻烦。

五百人,得选到天黑。

何川首接站起了身,走到了院子中间,也是队伍前面,招了招手,让人拿了个大声公过来。

“大家好,我是何川!”

声音很大,院外很远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你们可能来自世家,大家族,也可能来官宦之家或者王公贵族,但我们家不一样,我家出身贫苦,所以一些规矩要讲清楚。”

“接下来,下面我说几个事情,如果你们之中有人做不到,感觉为难,请自行离开,听清楚了没有?”

这叫立规矩,人群中并没什么反应。

都知道何家特殊,进门前说一说很正常。

而院外的李二却眉头皱了皱。

在他看来,何家的规矩有点离经叛道,真不是一些世家女或者王公贵族家的女人能忍受的。

何川伸出了食指,大声说道:

“第一条,我们家没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规矩,衣服要自己穿,饭要自己盛,澡要自己洗,拉屎要自己擦屁股,没有人在一旁伺候,更没有人听你使唤,不想过这样日子的请你离开!”

此话一出,院里相亲的女孩子们顿时乱了起来。

院外的世家,尤其是大世家,也是嘈杂一片。

什么意思,自己擦屁股,那多不文雅啊。

还没人伺候,衣服那么复杂,自己怎么穿?

永远不要怀疑世家的奢靡。

秦汉之前,不管男人女人,上厕所没那么多讲究,甚至男女厕所都不分,屁股也自己擦。

可是,在秦汉之后,尤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很多事情都开始讲究起来。

有一些例证,春秋时期,有个叫晋景公的,上厕所淹死了,说明他是一个人跑去上厕所,甚至没人跟着。

而在东汉,出土的文物壁画中,就有类似出恭图,一个女人上厕所,三五个丫鬟跟着,没有厕纸的年代,普通百姓用厕筹,世家大族全是丝绸和锦缎。

何川毫不怀疑,这群莺莺燕燕的女人之中,至少一半人少了丫鬟不会自己上厕所。

议论的声音很大,包括院外的,很多抱怨都进了何川耳朵。

什么“我不会啊”、“怎么办啊”、“要不要走”、“怎么交代”之类,但是,院里的女孩没有一个离开。

何川感觉有点失算,急忙又加了把火。

“可能我还没讲明白,你们听好了,我们家做什么事情,基本都是亲力亲为,如果还不明白,就想想你们的丫鬟,基本和她们差不多,除了不会挨骂,有工资,吃的好点,基本差不多。”

这话一出,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