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知意沈氏家族的纵横世纪

第七十九章 赤色沃土:火星农业的绿色革命

加入书架
书名:
商海知意沈氏家族的纵横世纪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2806
更新时间:
2025-05-04

2024年11月14日,火星乌托邦平原上,量子防护罩将橙红色的天空切割出一片湛蓝。沈知意站在"星火宇航基地"的透明穹顶下,看着远处如银蛇般蜿蜒的量子灌溉管道,正将液态水输送到上千亩农田中。全息数据面板实时跳动:氧气浓度21.5%,土壤湿度68%,这组接近地球标准的数据,让她嘴角不自觉上扬。

"沈总,袁老团队的实验田传来捷报!"助理举着量子平板疾步上前,屏幕上,金黄色的稻穗压弯了秸秆,每株稻穗结满晶莹的谷粒,"超级水稻'火星一号'单季亩产突破2000公斤,比地球上的最高纪录还高出30%!"

沈知意轻点平板,画面切换至智能温室。身着纳米防护服的科研人员正在检查小麦植株,这些经过基因编辑的超级小麦,根系如同量子网络般深入改良土壤,叶片在模拟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油亮的光泽。"通知所有农业基地,启动量产计划。"她目光扫过基地分布图,"我们要让火星的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还要反哺地球。"

在基地的中央控制室,袁隆平院士的全息投影正在指导工作。这位己过百岁的农业学家,精神矍铄地指着数据模型:"记住,火星的土壤富含铁元素,但氮磷钾的配比需要精准调控。"他调出水稻基因图谱,"我们在'火星一号'中植入了耐辐射基因片段,这样即便在太阳风暴期间,产量也不会受影响。"

此时,在数十家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里,量子光照系统与智能温控设备协同运作。番茄藤上挂满了色泽鲜艳的果实,生菜在无土栽培槽中舒展叶片,连地球上难以种植的茭白,也在特殊的水环境中茁壮成长。基地负责人通过量子通讯兴奋地汇报:"沈总,我们培育的火星胡萝卜,甜度是地球品种的两倍!"

为了将这些成果推广,星火集团在火星第一城市设立了全球首个星际农产品交易所。全息交易大厅里,来自地球的采购商与火星农场主通过量子加密系统竞价。当第一批标注着"火星制造"的有机蔬菜登上地球超市货架时,包装上的实时生长监控画面引发抢购热潮——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观看蔬菜从播种到采摘的全过程。

A国试图通过贸易壁垒遏制火星农业,但很快发现这是徒劳。星宁集团的量子货运飞船如同穿梭星际的幽灵,轻松避开封锁。更让他们震惊的是,火星农产品在联合国食品安全峰会上获得最高评级,连欧盟都主动提出签订长期采购协议。

在火星农业博物馆,沈知意陪同各国政要参观袁隆平院士的专题展。全息影像重现了他在地球上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以及在火星再创奇迹的辉煌时刻。"袁老的精神,"她对着镜头说,"就是人类突破极限的最好诠释。"

夜幕降临,基地的量子灯塔亮起,照亮了广袤的农田。沈知意走进袁隆平院士的临时实验室,老人正在观察新培育的玉米品种。"小意,"他摘下老花镜,眼中闪烁着光芒,"我在想,能不能让火星的粮食产量再翻一番?"

沈知意微笑着调出星际农业规划图:"袁老,我们己经启动'星际粮仓'计划。"画面中,环形的立体农场正在火星极地建造,"利用量子引力技术,我们能在垂首空间内种植多层农作物,预计三年后,火星的粮食年产量将达到地球一个中等国家的水平。"

此时,地球传来消息:因火星农产品的冲击,A国农业巨头纷纷破产,曾经垄断全球粮食市场的企业联盟土崩瓦解。而在火星的农田里,新一批超级水稻开始播种,它们的种子上,寄托着人类征服星辰大海的梦想。沈知意轻抚实验室墙上的袁隆平语录:"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喃喃道:"老院士,您的夙愿,正在火星这片赤色沃土上,绽放出最绚丽的绿色。"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