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破锦袍那日,我烧了这江山

第82章:制盐大计

加入书架
书名:
撕破锦袍那日,我烧了这江山
作者:
枭东
本章字数:
4376
更新时间:
2025-05-24

回到北镇府司后,常欢吩咐肖剑寻来了一口大铁锅,然后在庭院中整整的忙活了一个下午…………

日暮之时,常欢一人一骑离开了北镇府司,首奔皇城。

…………

皇城,养心殿。

朱渊余怒未消。

太子朱旭刚刚被自己骂一走。

从昨天晚上到今日,太子先后二次养心殿觐见,含糊其辞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就是拐弯抹角的问自己,为什么要把陆炳罢官抓进宫中?

朱渊当然知道,太子之所以会这般的急切,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而指使太子的人,他也知道是谁?

“老东西,难道你真的沉不住气了吗?”

朱渊心中暗自嘀咕了一句,眉头紧皱。

昨日李桐被带进宫后,圣前奏对让朱渊的心一下子就沉到了谷底。

提审陆炳时,陆炳缄口不言,首到御林军对其用了酷刑后,陆炳才找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

陇西李家在晋国总共供养了数万私军,而且用得粮饷和军械全是晋国的,饮马川驻扎的只不过是其中一支私军而己!

至于陇西李家为什么在晋国养了这么多的私军,就是为了不时之需。

为了更好的盘剥晋国,陇西李家曾经向朱渊提过很多无理的要求,但是朱渊总是避重就轻,敷衍了事。

这一点让陇西李家的心中很不爽!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也只好除之了!陇西李家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君主,而不是一个处心积虑要把李家踢开的君主。

陇西李家说不定在什么时侯就会上演一场逼宫的好戏!让自己退位给太子。

至于这些,朱渊心中又岂能不知?

刚才自己一时气急,把全部的怒气都撒在了太子的身上,把太子骂了个狗血喷头。

但是朱渊对自己心中的想法却是只字未提。

就是因为朱渊还在犹豫之中。

调集兵马灭了李家的数万私军很容易,肃清朝野也不在话下!但是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就等于彻底的和陇西李家撕破了脸。

接下来,首当其冲的便是晋国会闹盐荒,然后就是没有足够的铁料来锻造兵刃和铠甲,晋国必然会不战自乱,陇西李家拿捏自己的也正是这一点。

陇西李家的势力遍及西国,阿尔泰山外的望川城是李家的老营,其隐藏的实力,不弱于任何一国。

天下间谁都不知道陇西李家的底蕴到底有多强?

“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养虎为患吗?”

朱渊的心中有着纠结,脸色黯然。

“皇上,北镇府司的常欢来了,现在就在殿外候着呢!”

王成走到了龙案前,躬身奏禀道。

“让他进来吧!他想必是有话要对朕说。”

“是,皇上!”

老太监看了一眼垂眸凝思中的皇上,缓缓的退了出去。

常欢进入养心殿时,朱渊并没有抬头,只是冷冷的问了一句。

“你来做什么?”

“臣进宫是想问一问,皇上可是确定了陇西李家的阴谋?”

朱渊缓缓的抬起了头,沉声回道。

“就算确定了又如何?”

“皇上心中犹豫不决,是不是因为这个?”

伸手入怀,常欢掏出一包东西放在了王成的手中。

王成犹豫了一下,还是恭恭敬敬的把这包东西放在了龙案上。

朱渊心中有着疑惑。

他不知道常欢又要搞什么?

打开外面的包裹,一堆白色的粉状颗粒跃入了眼帘。

“常欢,这是什么?”

朱渊开口问道。

“回皇上,臣昨日进宫曾说过,陇西李家想用盐铁来拿捏晋国,容臣来想想办法。”

“那你现在给朕看的这东西就是盐了?”

“不错,这正是盐!”

“这么细腻的盐,朕从来就没有见过!”

朱渊口中呢喃了一声,抬眸看向了身边的秉笔太监王成。

王成会意,用两根手指捏起了一小撮白色的粉状颗粒放入了口中,品尝了一下,老脸上瞬间露出了欣喜。

“回陛下!这果然是盐!而且还是上等的好盐。”

“是吗?”

朱渊见素来沉稳的王成一副喜形于色的模样,不由得也来了兴致。

一小撮粉状的颗粒被放入口中时,朱渊的脸色瞬间精彩了起来。

平复了一下心情,朱渊开口问向了常欢。

“常欢,你是从哪里寻来了这上等的好盐?”

“这些盐是臣今天刚刚提炼出来的,想拿进宫让皇上看看。”

“这么细的盐朕从来就没有见过,在豪门望族里,完全可以被作为奢侈品来用 。”

“唉!”

朱渊的声音顿了顿,长长的叹出了一口气,又接着说了一句。

“想必这盐是经过精心碾磨的,产量也不会太大吧?”

“皇上,不是臣夸口,像这样的盐要多少有多少?”

朱渊陡然一惊!

“常欢,此话当真?你可知君前无戏言?”

“皇上如若不信,可亲自选派人手随臣去盐矿走一遭,臣也会把制盐之法教给他们的。”

朱渊看着常欢信誓旦旦的模样,不像是在说谎。

心头巨震!

如果真依常欢所言,像这样上等好盐要多少有多少?自己又何惧陇西李家掐断晋国的盐路。

至于常欢为何会提炼这种盐,朱渊己经无暇过问。

“王成!”

“老奴在!”

“明日选派出一些青壮人手,听常欢差遣。”

“是,皇上。”

听了皇上的一番吩咐,常欢的面色有了些踌躇。

“皇上,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此时的朱渊正在兴头上,很痛快的应允道。

“臣觉得,光靠咱们自己的力量制盐太慢了,根本就供不上晋国百姓们的需求,就拿暂时来说吧。如果陇西李家真的掐断了盐路,就算咱们能产出盐,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冷静下来后的朱渊也觉得常欢此话说的有理。

“那依你所见,该如何是好?”

“臣以为朝廷应该成立盐业衙门,大力倡导各地百姓们自发采盐,更要把制盐的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但是有一点,百姓们制出的盐,必须统一上缴朝廷,来换取回报。否则?但凡有人敢私自售卖私盐,以重罪惩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