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尽管大家一整个晚上都沉浸在兴奋之中,几乎未曾合眼,但每个人的神情却格外亢奋 。
他们按照昨天商量好的计划,天刚破晓,便纷纷起身,早早地朝着清河公社赶去 ,为的就是能尽快把家里需要去厂里上班的人员信息报上去 。
清河公社新开的竹编厂和家具厂,会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将其分配到合适的厂子。
竹编厂主要以招收女工为主,毕竟这项工作相对更适合心灵手巧的女性 ;而家具厂则侧重于招收男工,因为家具厂的活儿相对繁重 。
当然,竹编厂也不乏重活,所以同样需要招收一些身强力壮的男人 。
对于那些掌握木工手艺的人,会优先考虑安排到家具厂 。
而擅长竹编技艺的妇女,或者对竹编有一定经验的男同志,同样有可能被招入竹编厂 。
这天一大清早,清河公社的居民们便发现,公社的一些主要领导,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公社居民区东头外的那片荒地上 。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工人也一同抵达了此处 。
消息灵通的人,己经知道公社这是要准备新办两个厂子——一个竹编厂,一个家具厂 。
听说过段时间就要面向整个公社大量招人,这一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让整个清河公社沸腾起来 。
毕竟在这个年代,工作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人有工作,空闲劳动力实在太多 。
如今公社开办这两个厂子,自然引得众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有幸进入厂子里工作 。
特别是对于那些会木匠手艺或者会竹编的人来说 ,这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抚松县主管工业的朱副县长,此次再次来到了清河公社 。
陈国军书记最近为了这两个厂子的事儿,可是没少往县里面跑 。
同时,他也得到了县委王书记、县长邱振国以及主管工业的朱副县长的大力支持 。
朱副县长时隔不久,再度来到清河公社,这一次,他主要是来参加两个厂子的动工仪式 。
清晨,凛冽的寒风中仍透着丝丝肃杀之意,可清河公社居民区东头外的那片荒地上,却涌动着前所未有的热烈气氛 。
天刚蒙蒙亮,天边还残留着几缕残月的微光,公社的主要领导们便身着整齐笔挺的中山装,个个精神抖擞地来到了这里 。
干事张为民、刘干事,文书刘敏,武装部长王勇等人,在人群中忙前忙后,像不知疲倦的陀螺般来回穿梭,不时地指挥着现场的布置工作 。
他们的声音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每一个指令都清晰而有力 。
不多时,几辆解放牌卡车轰鸣着,如威武的巨兽般缓缓驶入场地 。
车上满载着开工所需的各类物资,木材散发着质朴的木香,竹子修长而翠绿,水泥袋,红砖码放得整整齐齐 。
工人们齐声吆喝着响亮的号子,那声音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他们齐心协力地将车上的建材一一卸下车 。
一时间,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搬运声和吆喝声 ,“嘿哟,嘿哟”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演奏一首充满力量的劳动序曲 。
“都小心着点!把这些建材码放整齐咯!”武装部长王勇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他那魁梧壮硕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如同定海神针一般 。
工人们听到他的指令,手上的动作更加麻利起来,每一块木材、每一根竹子都被摆放得井然有序 。
不远处,搭建好的临时主席台上,鲜艳的红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
一张写着“清河公社竹编厂、家具厂开工仪式”的大红横幅,在晨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这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
朱副县长在陈国军书记的陪同下,迈着沉稳而矫健的步伐,缓缓走上主席台 。
朱副县长轻轻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目光如炬,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那眼神中满是欣慰与期许 。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全场:“乡亲们!咱们清河公社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盼来了这两个厂子!”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耳边回响 ,“这竹编厂和家具厂,是咱们公社发展的新起点!以后,咱们不仅能把竹编、家具卖到县里、省里,说不定还能远销全国各地去!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叫好声如汹涌的浪潮般不绝于耳 。
人群中,靠山屯的刘福贵和他两个儿子都激动得满脸通红,他身旁的孙有才一家人也兴奋得一个劲儿地鼓掌,双手都拍得通红,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好啊!太好了!”那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
随着陈国军书记神情庄重地宣布“开工”,现场瞬间被热闹的氛围彻底点燃 。
礼炮齐鸣,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要冲破云霄,彩色的纸屑如缤纷的雪花般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洒落在人群之中 。
工人们像是听到了冲锋的号角,纷纷挥舞着铁锹、锄头,以十足的干劲开始平整土地 。
工人们充满力量的吆喝声、推土机低沉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乐章 ,那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在竹编厂的规划区域,摆放着赵国强二舅娘张翠英和表姐孙晓佳精心编织的几样竹编样品 。
张翠英和孙小佳昨天就接到了通知 ,今天要向市民们现场展示她们编织的样品和精湛的竹编技艺 。
公社里另外几位手艺同样精湛的老竹编师傅,也一同来到现场,展示起了自己的拿手绝活 。
只见他们的双手如同灵动的蝴蝶,在竹条间上下翻飞 。
竹条在他们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听话地穿梭、交织 。
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的竹篮便初具雏形 。
竹篮的纹理细腻,造型优美,引得围观的群众们发出阵阵惊叹 。
不少年轻姑娘眼睛里闪烁着羡慕和向往的光芒,她们心里盘算着,要是能进竹编厂学这门手艺,那该多好,以后自己也能编织出如此精美的竹制品 。
家具厂那边,赵国强的大姑父周建林和表哥周明,站在依照赵国强提供的思路做出来的几样折叠家具边上,正兴致勃勃地向周围的民众介绍着这些别具匠心的新式折叠家具 。
公社里最有名的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木匠师傅也不甘示弱,纷纷拿起工具,开始精心雕琢木材 。
刨子在木头上轻轻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木屑如雪花般纷飞飘落 。
很快,一块原本粗糙的普通木材,就在他们的巧手下被打磨得光滑平整,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
“咱们这家具厂,以后有了周师傅提供的这些新式家具样品之后,我相信咱们厂里做出来的家具,保准实用又漂亮!”一位木匠师傅自信满满地说道,那声音充满了自豪 ,引得周围群众的阵阵喝彩,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
开工现场,人们的热情仿佛要将这严寒彻底驱散 。
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鸟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他们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回荡在空气中 。
老人们则坐在一旁,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
他们一边看着热闹非凡的开工场景,一边兴致勃勃地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
“等厂子建好了,咱家里就能多份收入了!”
一位妇女拉着身旁的邻居,眼中满是期待地说道 。
那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仿佛己经看到了幸福生活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
“是啊!说不定以后咱们还能用上自家厂子做的家具呢!”邻居笑着回应,那笑容里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
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清河公社的竹编厂和家具厂正式开启了建设之路 ,而属于这片土地的崭新篇章,也正在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