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丧事
随着劲勇堡军户们将暂时用不上,或者有替代选择的物资都变卖后。
所有的士兵几乎都得到一笔客观的财富。
如同小梁子,足足赚了五百两。
而其他军户也少说获得几十两银子。
整个劲勇堡的财富达到空前的鼎盛时期。
每家每户都有一定的储备。
有了银子,自然要消费。
特别是赶在年前。
商人们又运送过来一批物资。
劲勇堡的军户消费需要旺盛,着实热闹好几天。
而武长风这几天想的是,军户手中这些银子如何收上来,作为劲勇堡的储备。
上一次战役,劲勇堡收缴的战利品,折算银子,高达五万两。
这点钱对于平民军户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但在大商人面前或者官宦之家,完全不够看。
甚至,想要开个矿都不够的。
虽然劲勇堡没有矿,但已经在努力寻找了。
特别是夜不收,一直在收集消息。
武长风坚信,这一带肯定有矿。
所以,当前得把银子准备充足。
而军户手上的银子就是不错的选择、。
但怎么收回来是一个问题。
武长风想了半天,可算想到一个主意。
那就是……
开银行。
也就是钱庄!
但开钱庄有个问题。
那就是当下印刷的票据,防伪差了一些。
也就是印刷术不行。
“如果我能从宝箱中开出来现代化印刷线,以钱庄为依托,发行自己的货币都不是什么问题。”
武长风嘟囔着。
但旋即又否决了自己所想。
即便开出来又如何?
没有电啊!
就现在劲勇堡那几块太阳能发电板,也就能满足手电筒和对讲机这种小功率电器的充电需求。
但凡是大一点设备,完全不够看。
“还得从现实入手啊。”
武长风当即唤来墩堡内的匠人,打听当前的印刷术构成和技术。
众人七嘴八舌说了半天。
武长风算是弄懂了。
大明的印刷技术,其实还是徘徊在宋代水平上,大伙都更喜欢雕版,活字也是木活字为主,金属活字只有极少数人试水,由于文化市场不够繁荣,印的书也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为主,很长时间都没有尝试过对印刷技术进行改进。
按照武长风的历史知识,这个时期的德国人,谷腾堡发明了油墨和铅合金活字,欧洲的印刷技术就大大超越了华夏。
谷腾堡对印刷技术的发明和改良,无疑是奠定了欧洲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石,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先声。甚至可以说印刷术的发明也是诱发工业革命的关键性技术。
“必须得改良。”
武长风可等不及杀敌开宝箱得到关键技术支持。
这一个冬天无论敌人还是大明,都在休养生息。
根本没有仗可打。
即便有的打,开宝箱也是随即事件,能开出什么东西,根本不是武长风所能左右的。
而印刷技术对于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推动作用,武长风也记得欧洲人在明初就发明出了铅合金活字印刷技术,也正是金属活字印刷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直接的支持。
现在他对大明的印刷技术遇到的困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前大明印刷使用的还是水墨,水墨容易浸透纸张,所以只能在纸上印一面,在纸张不算太便宜的当下,大大地提高了成本不说,水墨也不容易附着于金属之上,所以活字也基本是以木活字为主,木活字使用寿命低,也难以大规模制造,使得印刷技术难有进一步的改良。
武长风挥散匠人们,让他们该干嘛干嘛去。
自己则在苦心冥想上一世看过得的资料。
他知道金属活字用的是油墨印刷,但是记不起欧洲人到底是用的什么材料配置的油墨,依稀记得原料里有松香、炭黑以及一种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的油。
“是什么油来着?”
武长风抓耳挠腮,有点印象,但太迷糊了。
毕竟,一个人看各种新奇历史趣闻,也就是看一个乐呵,谁会记住这玩意啊。
武长风整整想了好几天也没想起来。
但也不是没有线索。
他能记得,应该是一种植物油。
具体是什么植物油,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武长风并没有放弃。
他想找到一种合适的油配置油墨自然是直接穷举。
现在劲勇堡不差钱。
直接将所有的植物油都找过来,挨个搞一遍,就不信找到这种植物油!
武长风便下令,派人去宣府镇,还有怀来州将关于印刷的一切东西都买来。,
并花钱购买大明所有的植物油。
这些东西三五天后全部到位。
如果不是路途上来回折返需要时间,以劲勇堡办事的速度,武长风今天要的东西,明天就能出现在面前。
“挨个实验。然后将所有印刷的纸张都给我看一遍。”
武长风嘱咐着匠人。
此时的牛三等人早已经兴奋的不行。
他们早早就听到过风言风语,说武长风要教孩子们读书。
这等好事,他们足足已经等了快一年了。,
现在……总算有点动静了啊!
看看,连印刷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
肯定是要印书的啊!
印书就要读书,总不能丢在角落里面吃灰吧?
不论是匠人还是军户,谁家还没个孩子?
而能读书,在大明可是天大的恩惠。
而且,还是武大人作为老师。
说出去都能吹一整年。
武长风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否则非得吐血不可。
我只是在改良印刷术,和读书有什么关系啊!
从这一天起。
负责印刷的匠人开始按照武长风的要求,用各种植物油来搭配,并将字体印在纸上,等待武长风的查看。
而在这段时间内。
武长风接到了周全宗仙逝的消息。
终究是没挺过这个冬天,甚至连年都没过去。
武长风带着几个手下,便起身赶往宣府镇参加吊唁。
防守周大人病逝,宣府镇大官员都前往灵堂拜祭。
可以看出,周全宗交游广阔,不但州城,甚至卫城许多官员都有前来。
保安州城操守官王光耀也是亲自前来,在灵堂前还流了泪,让周家老更是哭声一片。
意外的,保安州儒学学正符名启也是前来,送了一副亲笔书写的挽联,还在灵堂前悼诗一首,很是让在座武人羡慕一把。
周全宗对武长风有恩,他带了不少银子来慰问。
灵堂内,一片肃然,哭声不断。
按照仪式,武长风朝拜之后,和家属说了些话,便躲到一边去了。
何贵作为周全宗的亲兵忙里忙外。
王光誉与家属说了一会话,扭头便看见角落内的武长风。
便招招手。
武长风一愣,跟着王光誉来到屋外庭院内。
“没什么怨气吧?”
王光誉第一句开口问着。
武长风莫名其妙……这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