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位于港区的那家大宅邸,毕竟在本次特别考试中学生们都是被禁止返家的,坂柳有栖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车子在绕了两个弯之后,还是停留在了中央区的一家豪华酒店前。
正如其名,中央区便是位于东京都二十三个区的正中央,与港区、千代田区一起组成了日本的心脏。
虽然东京在日本其他地方的人看来已经是实打实的国际大都市,鄙视链的最顶层了,但事实上哪怕是在东京内部,各个区之间的鄙视链也从来没有消停过。
甚至于不少港区出身的更是会大大咧咧地表示,整个东京除了港区、中央区和千代田区之外,其他的地方全部都只能算是乡下。
无论是各种知名大学聚集的文京区,还是繁华的新宿和涩谷地带,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学校扎堆的偏远地区或者上不得台面的‘普通人’的娱乐地带。
坂柳有栖对此不置可否,毕竟她从小到大确实是在港区的高级住宅区长大的,哪怕是身体不适的住院期间,也是住的全国最好的相关医院和特级病房。
正思索间,车门已经被前面先下车的司机给小心地拉了开来,并不用再像过往那样下意识摸手杖的坂柳有栖拎着行李箱动作轻巧地下了车,然后便拿过了司机递来的门卡。
坂柳成守已经在这里为她准备好了后半个月的房间,而她要做的就是将前半个月在东京大学里的经历和参观的心得整理出来。
而让坂柳有栖有些没想到的是,当她进房间将行李全部收拾好准备去酒店的自助餐厅吃点东西时,却正好碰上了好一段时间没见的父亲。
很显然,对方是故意在这里等着她的。
稍微地拿了一些食物装在盘中后,坂柳有栖便拿着餐盘坐到了坂柳成守的面前,喊了一声父亲。
“有栖这一趟下来有没有什么收获?或者说现在第一时间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相比于父女间的对话,现在的坂柳成守倒更像是作为东京高度育成中学现任的理事长,来对坂柳有栖这个下一任的理事长去进行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校和观察。
不过坂柳成守确实也不是这样的性格,这两句话刚问出口后就又开始忙不迭地往回收:
“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有栖以后愿意接手东育的前提上去问的问题,如果有栖没有这方面的想法的话,那就只当去东京大学体验参观了一趟吧?”
他从来都不是一定要让着女儿再女承父业的那种父亲,虽然东京高度育成中学确实是他从自己的父亲——坂柳有栖的爷爷那里接来的产业,但主要原因还是他本人确实也相当醉心于教育行业。
当然了,由于坂柳家三代单传的关系,如果坂柳有栖真的对这方面不感兴趣的话,那对于他来说好像就只剩下招个上门女婿这一条路了,可是一想到女儿已经找好的良配光论家境比他们还好上许多,都不一定看得上自家的这一亩三分地,坂柳成守的心也是难得地有点忐忑。
不过坂柳有栖的回答还是让他很快松了口气。
“父亲不用想那么多的,我这次特别考试都主动地选了去东大了,您就应该知道我的意思,至于教育这一行……爷爷小时候可是在我耳朵边上叨叨了那么多,总不能真的让坂柳家他和您两代人的心血毁在我手上吧?”
说着,坂柳有栖也是不自觉地回想起了最后一次模拟中的经历,那时候的她可是货真价实地进入到了东京高度育成中学的高层管理中,虽然因为年龄关系还没有直接接任理事长的职位,但同样是真真切切地参与到了东育的管理之中。
听到女儿开口表明自己以后也愿意接过坂柳家的衣钵,继续在教育这个行业中深耕发展下去,坂柳成守也是欣慰地点点头,然后和她说起了自己父亲在当年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
“虽然现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东京高度育成中学和白色房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乃至变成了两个政治派系互相打口水仗的工具,但我希望有栖能够记住,东京高度育成中学最开始以及最终也都不是一间为政治家们开设的学校,这和白色房间是截然不同的。”
说到这里,坂柳成守自己的脸色也是有些尴尬:
“但是我自己也要承认,在白色房间计划刚刚提出的时候,我确实被绫小路的花言巧语给蛊惑了,帮他联系了一部分的财阀进行赞助。”
“‘发起这个计划,是为了哪怕多一人也好地去拯救更多孩子的生命,让他们接受正确的教育。为此才想要去创建专门的设施,我也是因为您父亲所打造的高度育成高等学校而深受启发的其中一人。’”
“这就是当初的绫小路所对我说的话,现在想想的话,他应该是在过来见我之前就已经打听过了我的性格,孩子、教育、生命……牵扯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确实会有点不太冷静。”
面对着坦诚地承认了自己错误的父亲,坂柳有栖也是开口安慰了对方一句:
“我一直都觉得东京高度育成中学是比白色房间更加优秀的教育机构。”
“这一点没错,但是我同样期望有栖能够记住,我们东育和白色房间的区别并不在于谁是培养真正的天才、谁在培养虚假的天才,而是其他的方面。”
大概是十年前陪着坂柳有栖去白色房间的那次经历让坂柳成守太过印象深刻,他也是生怕女儿还惦记着当年的那些发言,所以又是这么强调了一遍。
“对于很多拥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孩子们来说,教育很多时候就是他们此生中唯一的一次去将那些可能性真正实现的机会,而我们这些人要做的,就是去为他们搭建好一个最适当的平台,这就是东育存在的意义。”
“当然,为了将这个理念真真切切地落实到实处,从你爷爷那一代开始,我们都一直在进行着各方面的尝试。”
“嗯,爷爷也和我说过这点,而且,我也对凉说过这点,因为他曾经对我吐槽过东育的招生制度。”
“哈哈,这也正常,毕竟就连我自己在正式接受东育的职务之前,也对父亲的招生规则有所不解。”
说到底,只看投资力度以及学校占地面积等外部条件的话,东京高度育成中学丝毫不会比文京区里那些供大小姐大少爷们就读的贵族学校差,甚至独占一座人工无人岛的手笔还要更大一些。
但东京高度育成中学却并没有朝着那个方向去发展,不仅将招生范围扩大在了全国,而且还突出一个荤素不忌,使得每一届的学生看起来都像是良莠不齐。
虽然由于东京高度育成中学特有的班级点数及其带来的分班机制,让这些各方面都有缺陷的学生普遍都被集中在了C班和D班之类的后段班级,但说到底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像是一种浪费了教学资源的现象,而大多数的学生也确实是平平无奇地在校内待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