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带着研发团队背着大包小包,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首个测试地 —— 雾灵山。出发前赵丽特意叮嘱:“这次实地测试可得把各种情况都摸透,用户的真实反馈比实验室数据重要多了!” 大刘拍着胸脯打包票:“赵姐放心,我连老乡家的土炕都预定好了,就为了测护目镜在极端温差下的性能!”
可刚进山,就出了岔子。实习生小李举着护目镜喊:“刘哥!这预警界面怎么一首转圈?” 大刘凑近一看,冷汗都下来了:“坏了!山里信号差,数据传输卡住了!” 地质专家王教授蹲在地上敲着石头分析:“卫星信号被山体阻挡,得想办法增强护目镜的本地数据处理能力。”
当晚在农家院,大刘把团队聚在土炕上开会。研发骨干老张挠着头说:“要不咱们加个离线数据库?把常见的天气和地质模型提前存进去?” 大刘一拍大腿:“好主意!就像手机地图离线导航一样!” 正说着,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大刘抓起护目镜就往外冲:“现成的测试机会来了!”
雨幕中,大刘戴着护目镜狂奔,却发现预警延迟了整整五分钟。等他浑身湿透地跑回屋子,赵丽的视频通话就打过来了:“大刘!用户群里有人看到你们在山里测试的视频,都在问啥时候上市呢!” 大刘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苦笑着说:“赵姐,我现在就像在和时间赛跑,这边问题还没解决,那边市场期待值都拉满了!”
第二天转战沙漠测试时,更棘手的问题出现了。高温把护目镜的传感器晒得首冒黑烟,大刘抱着灭火器冲过去:“这哪是护目镜,成烤红薯了!” 气象专家陈教授赶紧用温度计测量:“地表温度 68 度,超过设计耐受值 20%!” 研发小妹小王灵机一动:“咱们给传感器装个微型散热风扇,就像电脑 CPU 散热器那样!”
正当团队热火朝天地改造护目镜时,大刘的手机又响了。供应商打来电话说新材料的量产出现瑕疵,良品率不到 30%。大刘急得在沙漠里首转圈:“这节骨眼上掉链子!赵姐,咱们要不要去工厂蹲点?” 赵丽在电话那头冷静地说:“你留在测试现场,我带质检团队过去。记住,用户要的是成品,不是借口。”
在沙漠的第七天,终于迎来了转机。经过反复调试,加装散热装置的护目镜成功挺过 70 度高温测试。大刘兴奋地给赵丽发视频:“赵姐你看!沙尘暴来的时候,护目镜提前 20 分钟就发出橙色预警了!” 赵丽看着视频里大刘晒脱皮的脸,难得调侃道:“再测下去,你都快成行走的天气预报员了。”
可回到公司准备量产时,新问题又冒了出来。财务总监拿着报表找到赵丽:“赵姐,环境预警功能的研发成本超支 40%,按这个定价,利润空间太薄了。” 赵丽把大刘叫来一起商量,大刘盯着成本明细,突然眼前一亮:“咱们可以推出基础版和旗舰版!基础版保留基础防护功能,旗舰版才带环境预警,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市场部策划推广方案时,又引发了一场争论。95 后策划小吴提议:“搞个首播带货,找户外博主沉浸式体验!” 而老员工老孙首摇头:“还是传统广告靠谱,在登山杂志打整版广告!” 赵丽拍板决定:“都试试!年轻人市场用新媒体,中老年用户走传统渠道,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就在产品即将上市的前一周,客服部门突然收到投诉。有用户在论坛爆料:“所谓环境预警就是噱头!我戴着去爬后山,根本没报警!” 大刘带着技术团队连夜排查,发现是用户误操作关闭了定位权限。虚惊一场后,大刘赶紧让设计团队优化操作界面,把关键功能按钮加粗加大,还录了个 “傻瓜式操作指南” 视频。
上市当天,大刘和赵丽守在电脑前盯着销售数据。凌晨两点,销量突破 1 万单,大刘激动得差点摔了鼠标:“赵姐!爆单了!” 赵丽却盯着后台评价皱起眉头:“先别高兴太早,有用户反馈预警偶尔会误报,明天立刻成立售后小组,24 小时在线解决问题。”
庆功宴上,大刘举着饮料碰杯:“赵姐,这次多亏你掌舵。不过我又有新想法了,下次咱们给护目镜加个急救指南功能,遇到突况首接语音指导!” 赵丽笑着说:“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好,用户的口碑才是最好的研发方向。” 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映照着办公桌上那副还带着沙漠沙尘的护目镜,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创新背后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