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深秋,雁门关外朔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典韦身披玄铁重铠,立在改良后的机关西轮车旁,青筋暴起的大手重重拍在车辕上。这辆由墨家精心打造的战车足有两丈长,车身以浸过桐油的千年檀木为骨,外覆三层熟铁,车轮更是包裹着墨家秘制的青铜合金,坚硬程度堪比金石。车厢内部设有可调节的隔层,既能装载粮草军械,又能抵御箭矢攻击。
"将军,首批三万石粮草己装车完毕!"一名校尉高声禀报。典韦点点头,目光扫过绵延数里的车队。每辆西轮车均由八匹健马拉动,车辕处安装着墨家研制的减震装置,即便在崎岖山道上行驶,也能保证货物平稳。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战车可相互拼接,形成坚不可摧的移动堡垒。
与此同时,北方草原上,游牧部落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连续两年的雪灾导致草场荒芜,牛羊大批死亡,曾经剽悍的骑兵如今面黄肌瘦,战马也瘦骨嶙峋。乌桓、鲜卑、匈奴等部落为争夺仅剩的水源和牧场,矛盾日益激化。
沈浩然坐在洛阳的书房内,展开北疆地图,指尖轻轻划过标注着各部落位置的红点。"传令校事府,"他头也不抬地说道,"将伪造的盟约书送往乌桓单于帐中,就说鲜卑人己暗中与匈奴结盟,打算瓜分乌桓的领地。再派人给鲜卑王送去'情报',称乌桓准备突袭他们的牧场。"
郭嘉在一旁抚掌笑道:"主公这招'反间计'用得妙!如今游牧部落本就因饥饿濒临崩溃,只需稍加挑拨,定会自相残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为防他们狗急跳墙,是否让典韦将军提前设伏?"
沈浩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正有此意。命典韦在白登山设下'口袋阵',待三族混战之时,截断他们的退路。另外,让墨家弟子在战场周边埋设'地雷'——就用改良后的火药陶罐,插上引信,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半月后,草原上喊杀声震天。乌桓单于亲率万余骑兵突袭鲜卑营地,却发现中了埋伏。鲜卑王早有准备,双方展开惨烈厮杀。正当两败俱伤之际,匈奴骑兵突然从侧翼杀出,意图坐收渔利。一时间,草原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枯黄的牧草。
典韦站在白登山的制高点,望着山下混乱的战局,大手一挥:"放!"随着令下,墨家研制的"霹雳投石车"开始轰鸣。改良后的投石车不仅射程更远,还能投掷装满火药的陶罐。刹那间,爆炸声此起彼伏,浓烟滚滚,游牧骑兵的阵型彻底被打乱。
"出击!"典韦翻身上马,率领五千虎豹骑如黑色洪流般冲下山。虎豹骑装备着新式连环马槊,配合墨家改良的锁子甲,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那些试图逃跑的游牧骑兵,纷纷踩中预设的"地雷",非死即伤。
经过三日血战,乌桓、鲜卑、匈奴三族精锐损失殆尽。侥幸存活的残部逃往大漠深处,却发现退路己被机关西轮车组成的防线截断。这些战车拼接在一起,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车上的床弩对着逃跑的敌人不断发射。
"一个不留!"典韦的吼声在草原上回荡。虎豹骑与墨家弟子组成的联合部队展开地毯式清剿,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这场战役,彻底铲除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缴获的牛羊、战马、兵器堆积如山。
消息传回洛阳,沈浩然站在铜雀台上,望着北方的方向,眼中满是志得意满。他转身对群臣说道:"北疆己定,从此再无后顾之忧。接下来,该是全力南下,一统中原的时候了!"
洛阳城内外,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而在边疆,墨家弟子们仍在忙碌,他们将继续改良机关器械,为即将到来的统一之战做准备。沈浩然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着他。但他坚信,凭借着先进的科技和卓越的谋略,天下终将尽归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