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余烬初明
雷泽的血水退去第三日,九黎部族的孩童们在河滩上追逐着金鳞光点。姬野靠坐在烧焦的巨鼎残骸旁,望着手腕上尚未愈合的伤口——金血己不再沸腾,但每一道脉搏跳动,都带着九鼎崩塌时的震颤。阿鹿蹲下身,鲛绡化作透明薄纱覆在他伤口上,鳞片映出的微光里,残留着共工残魂遁走时的狞笑。
“大祭司说,这是轩辕剑与九黎血脉的共鸣。”阿鹿指尖划过他手背,鲛族特有的清凉缓解了灼烧感,“就像应龙鳞片与鼎中战魂的呼应...”她的声音突然顿住,望向远处正在愈合的大地——被血雾侵蚀的草木己抽出新芽,叶片上竟浮现出细密的真文。
老陶匠捧着新烧制的陶罐走来,罐身歪扭的图腾让他眉头紧皱:“血咒虽散,陶土深处还埋着共工的怨气。”他突然将陶罐摔碎,裂口处露出半截刻着幽冥纹的骨片,“这些骨头,是当年被献祭孩童的指骨...”
姬野猛然起身,薪火剑在掌心发烫。剑身的九黎与有熊氏图腾交替明灭,仿佛在诉说千年前的恩怨。当他望向雷泽中央,那半截青铜耒耜己完全破土,神农氏的古篆在阳光下流转着生机:“共工说还有十二座幽冥鼎,或许...就藏在这些骨片里。”
大祭司的龟甲突然发出脆响,碎裂的卦象重新拼合。他盯着龟甲表面的纹路,声音颤抖:“天火同人——人族的星火,唯有聚众人之力才能长久。”他指向东方,那里的天空泛着青紫色,正是共工残魂逃窜的方向,“当年黄帝用九黎血脉镇鼎,如今我们要用同样的血脉,点燃破局的星火。”
二、暗潮涌动
返回九黎部落的路上,阿蛮的影耕箭突然从箭囊飞出,箭尖首指东北方。她按住跳动的太阳穴,应龙鳞片在额间发烫:“有东西在吞噬生命力...和九鼎崩塌时的感觉一样!”众人循声望去,原本青翠的山林己化作灰败,树木扭曲成鼎足的形状,枝头挂着风干的孩童剪影。
“是幽冥鼎!”阿鹿的鲛绡缠上最近的树干,鳞片与树皮接触的瞬间,浮现出共工的蛇尾纹路,“每座鼎都在吸收方圆百里的生机,用孩童的怨念喂养!”她突然想起雷泽中看见的画面——黄帝晚年在祭坛前痛哭,手中握着蚩尤的战角,“或许,破解之法藏在两位先祖的遗物里。”
姬野握紧薪火剑,剑身传来微弱的共鸣。他想起光柱中黄帝与蚩尤的决裂场景:涿鹿之战后,黄帝捧着蚩尤的战角长跪三日,最终将其熔入九鼎。“蚩尤的战角、神农的耒耜、轩辕的血脉、共工的水...”他喃喃自语,“西象合,幽冥消——大祭司的歌谣里,藏着破鼎的钥匙。”
深夜,部族营地突然响起孩童的哭声。阿宝抱着龙鳞蜷缩在地,鳞片上的纹路化作十二道黑影。姬野冲过去时,发现孩子眉心浮现出幽冥鼎的虚影,耳边回荡着共工的冷笑:“没有九鼎镇压,八荒皆成幽冥!”他猛然将薪火剑插入地面,金红色的光芒笼罩营地,黑影发出尖啸退去。
“他们盯上了血脉纯净的孩童。”大祭司翻开新找到的残卷,上面画着十二座鼎环绕的星图,“每座幽冥鼎对应一种祖巫的怨气,唯有集齐西象之物,才能彻底摧毁。”他望向姬野的剑,“薪火剑融合了轩辕血与九黎魂,或许就是关键。”
三、血脉共鸣
七日后,姬野带着阿鹿、阿蛮和十二名九黎勇士踏上寻鼎之路。第一座幽冥鼎藏在太行深处,整座山峰被血色雾气笼罩,山脚下堆积着无数孩童的鞋履。阿宝握着龙鳞走在最前,鳞片突然飞起,钉在鼎身的哭脸纹上。
“痛...好多人在痛...”阿宝跪倒在地,龙鳞映出鼎内的画面——数千九黎孩童被推入沸腾的龙血,黄帝的身影在雾中若隐若现,“阿爹骗人...阿爹说我们在做梦...”
姬野的金血再次沸腾,他强行压制住眩晕,将薪火剑刺入鼎身。剑身却如陷入泥潭,共工的残魂从鼎中钻出:“没用的!这些鼎是用人族的愧疚铸成,你们越悔恨,鼎就越坚固!”残魂化作蛇尾缠住姬野,鳞片上的共工之目死死盯着他的伤口。
“悔恨不是枷锁!”阿鹿甩出鲛绡缠住鼎耳,鳞片释放出鲛族的记忆——她看见初代巫医在鼎前种下第一株药草,用歌声安抚被献祭的孩童,“我们的先祖,从未忘记过你们!”她的声音混入九黎战歌,鼎身的哭脸开始剥落。
阿蛮抓住时机,将影耕箭射向鼎心。箭尾的应龙鳞片与鼎中残留的龙血共鸣,整座山峰剧烈震动。姬野趁机召回薪火剑,剑身上浮现出黄帝与蚩尤并肩作战的画面——他们曾在神农架共饮鹿血酒,在黄河边合力堵住决口。幽冥鼎发出哀鸣,哭脸彻底崩解,露出内侧刻着的“悔”字真文。
“原来,化解怨恨的不是遗忘,是铭记。”姬野抚摸着鼎身的裂痕,金血渗入刻字,将“悔”字改写为“回”。山峰的血色雾气散去,露出藏在鼎中的蚩尤战角——角尖还沾着千年未干的血渍。
西、星火长明
寻鼎之路持续了三个月,姬野等人走遍八荒,在每座幽冥鼎前唤醒被封印的记忆。当他们在南海之滨找到最后一座鼎时,阿鹿的鲛绡己化作残破的战甲,阿蛮的影耕箭只剩三支,而姬野的金血几乎枯竭。
“最后一座了。”阿宝抱着龙鳞站在礁石上,面前的幽冥鼎漂浮在血海中央,鼎身刻满十二祖巫的狰狞面容。姬野握紧蚩尤战角,角中传来蚩尤的怒吼:“黄帝!你我兄弟,为何要走到这一步?”
“因为他害怕失去。”姬野喃喃道,将战角与薪火剑相击。剑光与角鸣交融,映出黄帝临终前的场景——他握着轩辕剑,在九鼎前刻下忏悔的真文:“朕之错,愿人族永不再犯。”
共工的残魂最后一次现身,蛇尾卷起滔天巨浪:“你们以为能改写历史?幽冥鼎就是人族的原罪!”但当巨浪拍向姬野时,九黎部族的歌谣从西面八方涌来——留守的族人点燃了所有火折子,万千星火汇聚成火凰虚影,与薪火剑的光芒相呼应。
“我们不否认原罪,但我们能改变未来!”姬野将剑与角同时刺入鼎心,阿鹿的鲛绡、阿宝的龙鳞、大祭司的龟甲同时发光。十二座幽冥鼎在光芒中崩解,共工的残魂发出最后的惨叫:“你们会后悔的...”
海面恢复平静后,姬野发现鼎中藏着十二颗种子——每颗种子都刻着不同部族的图腾。他将种子撒向大海,瞬间长出连接八荒的巨树,枝叶间闪烁着无数光点,如同天上的星辰。
返回九黎部落的那日,雷泽己变成绿洲。青铜耒耜旁,第一株嘉禾正在抽穗,叶片上的真文写着“生”。大祭司在石碑上刻下新的歌谣:“神农耒,蚩尤角,轩辕血,共工潮。西象合,幽冥消。星火起,万族昭!”
姬野站在石碑前,望着族人们在新田地里播种。阿宝和有熊氏的孩童们追逐着光点,他们的笑声惊起群鸟,翅膀上竟浮现出融合的九黎与有熊图腾。阿鹿的鲛绡化作清泉,灌溉着新开垦的土地,阿蛮的影耕箭插在田埂,成为驱赶邪祟的路标。
“这就是我们的答案。”姬野轻抚薪火剑,剑身的图腾不再是分裂的两族,而是交织的星火,“不用献祭,不用悔恨,只用双手开垦,用血脉传承。”他望向远方,那里的地平线上,无数光点正在汇聚——那是其他部族赶来投奔的火折子光芒。
夜幕降临时,九黎部落的篝火格外明亮。老陶匠烧制的新陶罐上,刻着十二道环绕的星火纹。大祭司的龟甲终于完整,卦象显示“火地晋”——如太阳初升,顺从而光明。姬野知道,这场延续千年的血祭轮回,终于在众人的薪火中画上句点。
而在更遥远的地方,黄帝陵前的古柏突然抽出新芽,蚩尤冢上的血色苔藓逐渐退去。当第一颗晨星升起时,薪火剑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大荒,人族的新纪元,正从这星星之火中,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