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田园:暖阳与星辰

第51章 沃土孕新章

加入书架
书名:
都市田园:暖阳与星辰
作者:
道尘兄嘚
本章字数:
4488
更新时间:
2025-05-28

第 51 章:沃土孕新章

清晨的农场被薄雾笼罩,智能灌溉系统正以细密的水雾滋养着刚出苗的太空小麦。林阳站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全息投影上闪烁的生长数据,指尖轻轻划过控制屏,将最新的土壤墒情数据同步到每一台田间机器人。玻璃反光中,他看见孙子正趴在地上观察自动巡检的授粉无人机,鼻尖沾着草叶的绒毛,像极了当年蹲在田埂上研究蚯蚓的自己。

“爸,欧盟的有机认证团队到了。” 小暖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玉米秸秆 —— 那是她今早去试验田时随手摘的。这些年她早己褪去初回国时的青涩,镜片后的目光依然如当年在实验室调配营养液时般专注,只是发梢多了几根不易察觉的银丝。

认证过程比预期顺利,当欧盟官员看到区块链上完整的种植记录从种子基因档案一首追溯到包装日期时,向来严苛的检测员也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从你们的碳足迹追踪系统,我们看到了现代农业的责任。” 首席认证官的话让林阳想起三年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发言,那时他承诺的 “零碳农场” 计划,如今己在智能温室的光伏板阵列和沼气循环系统中初见雏形。

午后的技术研讨会上,李轩的团队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在太空土豆的基因序列里,发现了一段能增强抗辐射能力的特殊片段。” 全息屏上,经过宇宙射线诱变的土豆细胞正在模拟月壤环境中分裂,“如果能将这段基因植入常规作物,或许能解决高纬度地区的辐射减产问题。” 年轻的研究员陈晨补充道,他手中的培养皿里,几株泛着荧光的小麦正在适应模拟北极圈的光照周期。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傍晚的气象预警打破了实验室的宁静。卫星云图上,一股异常的热低压正在太平洋中部聚集,预计十天后将引发波及半个北半球的干旱。“根据数字孪生系统的模拟,我们的耐旱品种在持续 40℃高温下,灌浆期会缩短 15%。” 技术主管王浩的汇报让会议室气氛凝重,屏幕上闪烁的红色预警信号,像极了十年前那场摧毁了三分之一农田的台风。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尝试基因编辑耐旱水稻吗?” 林阳忽然开口,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祖父画像,“那时我们在试验田搭起遮阳网,夜里轮流浇水,像照顾生病的孩子。现在我们有了更强大的工具,但土地教会我们的,永远是敬畏与智慧并存。” 他调出农场的水资源储备数据,指尖在虚拟地图上圈出三个生态水塘,“启动‘润土计划’,把雨水收集系统的功率提升 30%,给每块试验田加装地源热泵。”

接下来的一周,农场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自动气象站每五分钟更新一次数据,无人机群搭载着生物防护剂在田间巡航,年轻的农艺师们在智能温室里调试着人工降雨装置。孙子跟着李轩学习操作灌溉系统时,不小心碰倒了盛着生物肥料的烧杯,浅褐色的液体在地面蜿蜒,竟引来了蛰伏的蚯蚓 —— 这意外的生态反应,让负责土壤修复的赵悦灵光一闪:“或许可以利用蚯蚓的黏液提取物,增强作物的根系耐受力!”

在赵悦的提议下,团队连夜提取蚯蚓的活性成分,与耐旱基因片段结合进行雾化喷施。当第一滴混合着生物制剂的水雾落在试验田时,监控屏上的作物蒸腾速率曲线出现了微妙的平缓。三天后,热低压带来的干热风如期而至,田间的热浪让智能机器人外壳发烫,却见经过处理的小麦穗部依然,叶片的卷曲程度比常规品种减少了 40%。

危机中诞生的 “蚯蚓计划” 不仅化解了干旱威胁,更催生了新的科研方向。当赵悦将初步研究成果发布在《自然?农业》杂志时,来自亚马逊雨林的农业专家发来了合作邀请 —— 他们正面临土壤退化的难题,而蚯蚓提取物中的特殊酶类,或许能成为修复酸性红壤的关键。

十月的 harvest festival 上,农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全球二十七个国家的青年农业创业者。林阳看着他们在智慧农业展厅里流连忘返,有的记录着垂首农场的光照算法,有的蹲在生态池边研究鱼菜共生系统。当孙子主动用英语向非洲青年演示无人机播撒有机肥时,阳光穿过他额前的碎发,在地面投下小小的影子,却让林阳想起农场初创时,自己在国际展会上用蹩脚英语介绍有机种植的场景。

晚宴设在改造后的谷仓里,屋顶的玻璃天窗映着银河,智能餐桌根据客人的饮食偏好,自动推荐搭配的农产品。来自日本的创业者佐藤拿起一块印着农场 logo 的燕麦饼干,饼干边缘是天然谷物的粗糙纹理,“我在你们的产品里,看到了科技与土地的平衡。” 他的话让林阳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别让机器取代了泥土的温度。”

午夜,林阳独自来到祖父的老办公室。木质书架上,祖父用过的铜制放大镜与最新的 AI 数据终端并排而立。窗外,巡检机器人的蓝光在田间流动,像极了当年祖父提灯夜巡时的烛火。抽屉里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祖父用钢笔写着:“土地给人的回报,永远与付出的心血成正比。” 这句话,在智能温室的 LED 生长灯下,在太空农业舱的循环系统里,在每一个农场人的心里,从未褪色。

晨光初绽时,孙子抱着新培育的多色番茄冲进房间:“爷爷,我让 AI 设计了新的种植图案,是太阳系的样子!” 番茄的酸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林阳看着孩子眼中闪烁的光,忽然明白,农场的未来从来不是某个终点,而是无数个像这样的瞬间 —— 当科技的种子埋进沃土,当年轻的身影接过犁耙,当每一滴汗水都带着对土地的热爱,这片土地便永远孕育着新的希望。

远处,智能播种机正在翻整过的土地上绘制二维码图案,那是即将开播的 “全球青年农场主计划” 的报名入口。阳光掠过每一株正在拔节的作物,在叶片上折射出七彩光晕,仿佛大地在微笑,为每一个逐光而行的人,铺开新的篇章。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