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5农民工考上了985

第10章 母亲的针线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2005农民工考上了985
作者:
风信子的春天
本章字数:
6304
更新时间:
2025-04-06

期中考试前一周,刘宗飞感冒了。

连续一个月的早起晚睡,加上换季的温差变化,终于让他的身体发出了抗议。

周二凌晨三点,他在一阵剧烈的咳嗽中醒来,喉咙火烧般疼痛,额头滚烫。

"咳咳咳——"刘宗飞试图压抑咳嗽声,生怕吵醒隔壁的父母。但木床的吱呀声还是惊动了母亲。

"宗飞?"母亲披着外套推门而入,粗糙的手掌立刻贴上他的额头,"哎呀,这么烫!"

"没事,妈..."刘宗飞声音嘶哑,"喝点水就好..."

母亲没理会他的逞强,转身去了厨房。

不一会儿,院子里响起压水井的吱嘎声,接着是锅碗碰撞的轻响。

刘宗飞挣扎着想起床,却被一阵眩晕按回枕头上。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病得有多重——眼前发黑,西肢酸软,连呼吸都带着灼热的痛感。

母亲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水回来,另一只手拿着个小布包:"先把姜糖水喝了,再敷个冷毛巾。"

姜糖水的辛辣让刘宗飞咳嗽得更厉害了,但他还是一口一口咽了下去。

母亲用冷水浸湿毛巾,轻轻敷在他额头上。那双手虽然粗糙,动作却异常轻柔。

"今天别去学校了。"母亲用不容反驳的语气说,"我去给你请假。"

刘宗飞想反对,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恍惚中,他听见父亲起床的声音,然后是两人压低嗓门的交谈。

"...得去卫生所..."

"...先物理降温..."

"...地里的活..."

再醒来时,天己大亮。

额头上的毛巾换了几次,现在又变得温热。

母亲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就着窗户透进来的光线缝补着什么。

刘宗飞眯起眼睛看去——那是他的校服外套,袖口己经磨出了毛边,母亲正用一块深色布料从里面打补丁。

她的动作娴熟而迅速,针线在布料间穿梭,几乎不用看就能缝出整齐细密的针脚。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母亲身上,勾勒出她佝偻的轮廓。

刘宗飞这才发现,母亲比记忆中瘦小了许多。

那件穿了多年的蓝底白花衬衫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领口处的扣子掉了,用一枚别针勉强固定着。

"妈..."刘宗飞嘶哑地唤道。

母亲立刻放下针线:"醒了?好点没?"她的手又贴上他的额头,"还是有点烫..."

"几点了?"

"快十点了。"母亲端来一碗稀粥,"喝点粥,然后把药吃了。"

粥里拌了少许盐和香油,是生病时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

刘宗飞小口啜饮着,目光落在床头柜上——那里放着几片白色的药片和一个破旧的小钱包。

"去卫生所开了药?"他问。

母亲点点头:"张大夫说就是普通感冒,按时吃药多休息就行。"她顿了顿,"你爸去地里了,中午回来。"

刘宗飞知道,父亲一定是把本该今天去电工班的事推掉了。

他心里一阵愧疚,却又被随之而来的咳嗽打断。

"慢点..."母亲轻轻拍着他的背,"别急。"

喝完粥,刘宗飞靠在床头,看母亲继续缝补那件校服。

她的手指关节粗大,布满了细小的裂口和老茧,但捏着针的动作依然灵活。

针线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不一会儿就把那块磨损的袖口修补得妥妥帖帖。

"妈,您的手..."刘宗飞注意到母亲右手食指上缠着一小块胶布,"受伤了?"

母亲下意识地把手藏了藏:"没事,昨天裁布时不小心划了一下。"

刘宗飞突然想起什么:"您昨晚又接活了?"

母亲没有正面回答:"王婶家闺女要出嫁,急着做几件新衣裳..."她换了个话题,"你睡会儿吧,我去做饭。"

母亲离开后,刘宗飞挣扎着下了床,蹑手蹑脚地走到父母房间。

角落里摆着那台老式缝纫机,旁边的筐子里堆满了待缝的布料——有村里人送来做新衣的,也有旧衣服需要修补的。

缝纫机旁的墙上贴着一张泛黄的日历,上面用铅笔圈出了几个日期——那是母亲接活的交货时间。

刘宗飞粗略一数,这个月至少有十五件衣服要赶制。

而所有这些,都是母亲在操持家务、照顾父亲和他的间隙完成的。

回到床上,刘宗飞的胸口堵得慌。

前世他从未认真关注过母亲的辛劳,首到她因病去世,才后悔莫及。

如今重活一次,他发誓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中午,父亲从地里回来,身上沾满了泥土和草屑。他洗了手就来看儿子:"好点没?"

刘宗飞点点头:"爸,您今天不是该去电工班吗?"

"请了一天假。"父亲轻描淡写地说,"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

午饭很简单——炒白菜、腌萝卜和稀饭。

母亲特意给刘宗飞蒸了碗鸡蛋羹,金黄色的表面光滑如镜,撒了几粒葱花。

"妈,您也吃点儿。"刘宗飞推了推碗。

"你吃,我吃不惯这个。"母亲摆摆手,继续啃她的咸菜。

下午,刘宗飞的烧退了些。

他靠在床头复习功课,母亲则坐在院子里缝衣服。

透过窗户,他能看到母亲佝偻的背影和时不时抬起揉眼睛的动作。

傍晚时分,院子里传来脚步声。

刘宗飞以为是父亲回来了,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女声:"阿姨好,我是刘宗飞的同学..."

金慧聪?!

刘宗飞赶紧套上外套走出去。

金慧聪站在院子里,手里拎着个塑料袋,正和母亲说话。

看到他出来,她眼睛一亮:"听说你病了,我来看看你。"

母亲热情地招呼金慧聪进屋,忙不迭地去倒水。

刘宗飞注意到,母亲用的是那个平时舍不得拿出来的玻璃杯,还特意加了一勺白糖。

"这是今天的笔记和作业。"金慧聪从袋子里掏出几个笔记本,"林小雨让我一起带来。"

"谢谢。"刘宗飞接过笔记,"你们怎么知道我病了?"

"赵老师说的。"金慧聪压低声音,"其实...我是来告诉你个好消息。周老师联系上了省教育厅的人,那个教育项目的事有人管了。"

刘宗飞松了口气:"那林小雨她爸..."

"暂时没事,但路演取消了。"金慧聪看了看在厨房忙碌的刘母,"你妈人真好,跟我妈完全不一样..."

刘宗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母亲正在灶台前忙活,动作麻利地擀着面条——这是要给他做病号饭。

她的背影瘦小而坚韧,像一棵历经风霜却依然挺立的老树。

金慧聪没待多久就告辞了,临走前母亲硬塞给她一包自家晒的红薯干:"常来玩啊!"

晚饭是手擀面和炒鸡蛋,母亲还特意炸了一小碗辣椒油给父亲拌面。

刘宗飞注意到,母亲自己的碗里只有面条和几片青菜。

"妈,您也吃点鸡蛋。"刘宗飞把炒鸡蛋往母亲那边推了推。

"我不爱吃鸡蛋,腥。"母亲习惯性地拒绝,却在刘宗飞固执的目光下,勉强夹了一小块。

饭后,刘宗飞主动要求洗碗。

厨房的煤油灯下,他看到灶台角落放着半碗冷粥——那是母亲的晚饭,她根本没动那碗面条。

夜深了,刘宗飞的咳嗽又加重了些。

母亲端来一碗黑乎乎的药汤:"张大夫给的草药,比西药管用。"

那药苦得让人头皮发麻,但刘宗飞一口气喝光了。

母亲奖励似的摸摸他的头,像对待小时候的他一样。

"妈,您也早点睡吧。"刘宗飞看着母亲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

母亲摇摇头:"王婶家的衣裳明天得交货,我再赶一会儿。"她拿起针线筐,"你睡你的,别管我。"

刘宗飞躺在床上,听着外间传来的缝纫机声——哒哒哒,哒哒哒,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歌。

这声音伴随了他整个童年,如今听来,却比任何音乐都更令人心碎。

不知过了多久,缝纫机的声音停了。

母亲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给他掖了掖被角。

刘宗飞假装睡着,透过睫毛的缝隙,他看到母亲站在床边,用疲惫而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母亲花白的鬓角和深深的皱纹上。

她看上去那么苍老,那么疲惫,却又那么坚强。

"一定要考上大学啊..."母亲轻声呢喃,像是祈祷,又像是嘱咐,"妈等着享你的福呢..."

说完,她蹑手蹑脚地离开了。

刘宗飞把脸埋进枕头,无声地流泪。

他在心里发誓:这一世,绝不让母亲的期望落空,绝不让那句"享福"成为空话。

窗外的月亮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将银辉洒在这个简陋却充满爱的农家小院。

缝纫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哒哒哒,哒哒哒,像是母亲用针线编织着对儿子最深沉的爱与期待。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