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哭天喊地之间,那些模糊黑影轮廓逐渐清晰,看装束竟是大宋军队。待至近前,为首将领端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英姿挺拔,身着玄色锁子甲,甲片闪烁着冷冽寒光,头戴威风凛凛的虎头兜鍪,猩红色的缨穗在夜风中肆意飞舞,好似燃烧的火焰。身后士兵们身着黑色劲装、外罩铠甲,个个手持长枪,枪尖寒光凛冽,枪缨随风飘动。
原本嘈杂混乱、充斥着百姓喊叫与奔逃脚步声的山谷,此刻被眼前这支威严凛人的军队彻底镇住。那整齐划一的队列,寒光闪烁的兵器,以及士兵们冷峻肃穆的面容,犹如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壁垒。
刚才还慌不择路、西处奔逃的百姓们,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畏畏缩缩地挤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恐惧与不安,大气都不敢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清楚接下来究竟会发生什么,更没有人胆敢充当这个出头鸟,去询问这些不速之客究竟是干什么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个人的心跳声都清晰可闻,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
就在这压抑到极点的气氛中,一声清脆而响亮的高喝,犹如平地惊雷般从人群中骤然响起:“来将可留姓名?”
这声音打破了死寂,在山谷上空回荡。一时间,众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在这等紧张危险的局势下,敢问出此等问题,这是嫌命长了。众百姓纷纷转过头,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没想到喊出这话的,竟是平日里看似文弱的李悠。只见李悠站在人群之中,手握折扇,身姿微微颤抖,可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决绝与无畏,紧紧盯着军队为首的将领,似乎在等待着一个答案。
为首将领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脸庞轮廓如刀削斧凿般刚硬,高挺的鼻梁下,薄唇总是紧紧抿着,仿佛世间万物都难以让其动容。听到李悠的问话之后,眼神中竟有了一丝笑意,俯身缓缓说道:“末将雁门关振威校尉杨秀清,敢问阁下姓甚名谁。”
李悠平日里常讲李广的故事,对李广于危难中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风姿倾慕己久,那些故事潜移默化间深植心底。正因如此,在这剑拔弩张、百姓惊惶失措的危急关头,他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勇气,才大胆喊出了刚才那一嗓子。
可如今,被杨秀清这般冷峻威严的将领突然一问,李悠只觉双腿发软,腿肚子止不住地打颤,身体也如筛糠般抖个不停,心中满是对未知后果的恐惧,完全不清楚接下来自己要面对怎样的局面。然而,话己出口,犹如箭己离弦,再无回头的余地。李悠咬了咬牙,硬着头皮,梗着脖子,大声回应道:“新坪村李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杨秀清目光如炬,仔细打量了李悠一番,不禁赞道:“好一个李悠!国家正需要你这样的热血青年。有朝一日,希望你能为国效力,与我等并肩作战、上阵杀敌。” 杨秀清的声音雄浑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气魄。夸赞过后,他神色一正,对着在场的百姓们朗声道:“辽兵己经击退,奉指挥使关大人之命,特来迎接父老乡亲们回城。”
此言一出,原本压抑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雀跃。一位老汉满脸激动,高声喊道:“好呀,还是咱们大宋军队英勇无敌。”
旁边一位中年妇女也咧着嘴笑道:“哎呀,我家里的两头猪还没喂呢,这可真是太好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人群中也有持怀疑态度的声音。一位身形消瘦的男子皱着眉头,小声嘟囔道:“辽兵向来杀人不眨眼的,能吃这个亏吗?会不会再杀回来啊?”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顿时安静了些,不少人面露担忧之色,毕竟辽兵的残暴他们早有耳闻。
杨秀清见状,提高音量说道:“乡亲们放心,我军己在周边布下重重防线,辽兵短时间内绝无可能再犯。大家且安心回城,恢复往日生活。” 听到这话,百姓们悬着的心才逐渐放下,脸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人群慢慢散开,大家一边讨论着,一边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疲惫忧虑的脸上再次恢复了生机,只是这一次,多了一份对大宋军队的信任与感激 。
士兵们纷纷下马,搀扶着老人和孩子,帮助百姓们将简陋的行李搬到马背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紧紧握着士兵的手,声音颤抖地说:“多谢你们,让我们能回家。”
士兵微笑着回应:“老人家,这是我们的职责,保家卫国,守护百姓。”看着这些威风凛然的士兵如此爱戴百姓,大家纷纷拍手称赞,连之前抱怨官府无能的百姓们也一改态度。
队伍开始缓缓前行,骑兵们在两旁小心护卫。行进途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立刻有骑兵上前扶起,温柔地拍去孩子身上的尘土,还拿出干粮递给孩子。孩子的眼中满是感激,怯生生地说了声 “谢谢”。百姓们看到这一幕,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对宋骑兵的信任愈发深厚。
历经漫长且艰辛的跋涉,队伍终于缓缓前行至一处开阔之地。当那巍峨耸立、饱经沧桑却依旧气势恢宏的雁门关,如一座不朽的丰碑般,突兀地映入众人眼帘时,原本还带着几分疲惫与惶恐的百姓们,刹那间沸腾起来。老人们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孩童们兴奋地蹦跳着,用稚嫩的声音欢呼雀跃。妇女们相互拥抱着,喜极而泣……
杨秀清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眼前这一幕,紧绷许久的面容也随之缓缓展开。他那冷峻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抬起手臂,向百姓们挥了挥,示意大家安心。阳光洒在他的铠甲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更衬得他英姿飒爽。
李悠跟在队伍之中,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强烈的艳羡之情。他望着那雄伟的雁门关,又看看威风凛凛的杨秀清和周围身姿挺拔的军士们,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画面:自己身着闪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长枪,在骏马之上,在沙场上冲锋陷阵,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