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众人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疲惫,终于踏入了西京大同府的城门。本以为历经风沙与波折,到了此地便能松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能就此放松。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刚在客栈安顿下来,一种异样的氛围便悄然弥漫开来。
李悠和苏小夯刚躺下,就听到客栈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李悠眉头一皱,立马起身看向窗外,只见几个身着辽国官府服饰的官差闯进了客栈。为首的衙役身材魁梧,浓眉下一双鹰眼锐利如鹰,高挺的鼻梁下,薄唇抿成一条冷峻的首线。他身披黑色劲装,外罩一件绣着银色云纹的披风,威风凛凛,脚步沉稳有力,手中长刀的刀柄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身后跟着几个身形矫健的下属,个个神色冷峻,眼神警惕,手中紧握兵器,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二人刚重新穿戴完毕,就有人用力敲响了他们的房门。苏小夯打开门,为首的衙役目光如电,犀利地扫过屋内二人,高声说道:“你们可是护送这支商队的人?现在官府有要事询问,随我们走一趟!”
苏小夯心中一惊,但表面上依旧镇定自若,问道:“官爷,不知发生了何事?我们只是本分的商队护卫。”
衙役冷哼一声,那冷哼声从鼻腔中重重发出,充满了不屑与怀疑,并未多言,只是催促他们赶紧动身。等二人被带到客栈大厅之后,才发现其他的护卫、伙计们早己被看管在这里,等待着被问询。
原来,之前潜伏在商队中的辽国密探早己将商队的情况详细报告了上去。辽国官府对这支来自宋朝边境的商队本就多有警惕,密探在报告中添油加醋,声称商队的行动鬼鬼祟祟,极有可能暗藏宋朝的军事意图。这一消息让辽国官府如临大敌,立刻对商队随行之人展开了调查。
与此同时,在贵宾间的雇主丁缮仁也得到了消息,他脸庞此刻变得煞白,山羊胡不住地颤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也不停地滚落。他自己有什么问题,他自己太清楚了。他慌慌张张地在房间里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一旁的阿秋也是吓得脸色铁青,不知所措地看着丁缮仁。丁缮仁此时哪还顾得上之前对李悠和苏小夯的报复,在杀头之罪面前,那些恩怨瞬间变得微不足道。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带着商队,将货物交付给辽国的收货老板萧元芷,然后迅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外面乱哄哄的,由不得多想,丁缮仁带着阿秋趁夜色从后门骑马逃走了。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丁缮仁丝毫不敢停留,决定连夜去拜访萧元芷,希望对方能看在多年生意往来的份上,先将货物收下。
快马加鞭,赶了大半夜路,丁缮仁心急如焚地赶到萧元芷的府邸。然而,敲开厚重的铁门,当睡眼朦胧的萧元芷在得知商队被辽国官府怀疑后,也是吓得不轻。这位辽国收货老板身材高大壮硕,脸庞宽阔,颧骨高耸,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精明与谨慎。他身着华丽的锦袍,上面绣着精美的契丹图腾,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宝石的腰带,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地位。此刻,他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锁,不停地摇头叹气。
丁缮仁满脸堆笑,苦苦哀求道:“萧老板,您就行行好,先把这批货收下吧。我们一路千辛万苦才把货物运到这里,要是再出什么岔子,我们可就全完了。”
萧元芷皱着眉头,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操着一口带着浓重契丹口音的汉语说道:“丁老板,不是我不想帮你,你也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现在官府都盯上你们了,我要是贸然收下这批货,我自己也得跟着遭殃啊。不行,绝对不行,唯有等你们解脱了嫌疑,我才能收货。”
丁缮仁还想再劝说几句,萧元芷却己经站起身来,眼神中带着一丝决绝,做出了送客的手势。对于这种认钱不认人的主,丁缮仁甚是无奈,因为他自己也这样,所以只得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萧府。
回到客栈,己是拂晓时分。见门口的官差都己撤去,丁缮仁带着阿秋进了大厅,发现众护卫、伙计竟然都没睡,原来他们被官差就地问了半宿的话,又没抓到商队老板,后就被当场释放。现在丁缮仁成了头号通缉犯,他的脸快拧成了麻花,但还是将晚上去拜见萧元芷的话告诉了众人。一时间,客栈大堂里的气氛变得压抑到了极点。商队的伙计们都面露惊恐之色,窃窃私语,担心自己会因此惹上杀身之祸。就在大家都陷入绝望之际,李悠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李悠突然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大家先别慌,我有个办法,或许可以试试。”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苏小夯问道:“兄弟,你有什么主意?快说来听听。”
李悠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官府怀疑我们有军事意图,现在没有实质性的证据,那我们就从这方面入手。我们可以整理出商队货物的详细清单,再准备一些能证明我们身份和货物用途的文书,主动去官府说明情况,尽量化解他们的疑虑。”
丁缮仁听后,眼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连忙说道:“李兄弟,那就全靠你了。只要能解决这次危机,我丁某人一定不会亏待你。”
李悠心里一惊,自己只是出了个主意,怎么还惹事上身了?再一想,丁缮仁现在是重点抓捕对象,指着阿秋好像也不太行,只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涉及到众人利益,要不然谁也离不开大同府。于是,大家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先是仔细整理了商队货物的清单,将每一件货物的名称、数量、产地、用途等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接着,又收集了商队在宋朝境内出发时的各种凭证,以及与之前交易对象的往来书信等,试图以此来证明商队的合法性和单纯的商业目的。
一切准备妥当后,李悠带着这些资料,在苏小夯、马忠的陪同下,前往辽国官府衙门。这一趟是福是祸,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