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王:从斩首到日不落

第12章 朱七和崇祯的纠结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海王:从斩首到日不落
作者:
小锦溪
本章字数:
4876
更新时间:
2025-04-01

朱七是锦衣卫安插在辽东的探子,这段时间一首蛰伏在旅顺周边,昨天下午听闻毛文龙从双岛来到旅顺巡查,还召集所有百姓聚集,他就预感有事情发生。

今天早晨跟随大家一起进入旅顺堡,听到了排山倒海般的“大帅威武!”,心想,这毛文龙在军中威望竟如此之高,难怪没有朝廷拨饷,也可以孤悬海外如此之久,成为建奴的心腹之患。

大明有如此良帅,何愁建奴不灭!

上午情况就不对劲了,他在台下见到毛文龙说话那蛊惑性,自己一名探子,意志比普通人可强很多,当时也泪流满面,恨不得为毛文龙效死,以报答看重之恩,普通百姓那早就沦陷了。

公开承认私自收纳盐课充军饷,千户说砍就砍,私自迁移百姓,承诺土地为百姓所有,自己制定田赋,哪一条,都够定他谋反之罪。

什么?他还敢引导百姓向他效忠?丝毫不提圣上,只向他效忠!这与谋反何异!

一群愚民,定是私下收了钱财,配合毛文龙表演,哪里什么神迹。

他!他!他!那老头竟真的牙齿重生,华发变青丝,不可能!我眼花了,不可能!

怎么这么多人在拜,还有人拉着我拜,我岂能向他毛文龙宣誓效忠?我堂堂锦衣卫小旗,此生只忠于陛下。

要不试一试?否则我一个人不宣誓太突兀了。对,我并不是背叛陛下,这只是权宜之计。

我宣誓了,我获得了赐福,我充满了力量,我比平时更强了!

这竟然是真的,不是装神弄鬼,不是弄虚作假!

我宣誓效忠了毛帅,我此时应该去和毛帅坦白我的身份,岂能对效忠之人隐瞒自己身份,那不是背叛吗?

但是,我是锦衣卫啊!我是锦衣卫啊!陛下的锦衣卫啊!

朱七的心里、脑中正天人交战,效忠崇祯和毛文龙一首在他脑海中左右横跳。渐渐的,几十年根深蒂固的执念占了上风。

“我是锦衣卫,我效忠陛下。”

默念出这句话后,朱七眼神逐渐清明,随之而来的就是全身加强力量的消失,自己竟比被赐福之前更虚弱,感觉像是老了许多。

这里情况太危险了,我必须尽快报给陛下,毛文龙比建奴更危险,他若造反,将无人可挡。

崇祯二年,六月初八。

身在沈阳的皇太极收到袁崇焕军中内奸来信。

“初五,袁崇焕与毛文龙在双岛见面,袁崇焕欲杀毛文龙,毛文龙拼死抵抗,反杀关宁铁骑三名。并抢夺了袁崇焕十万两饷银!”

“哈哈,天助我也!只要毛文龙被明廷孤立,迟早投靠我!有了他的火炮和水师,袁崇焕,我怕你的关宁锦防线?你宁远锦州都将是孤城!”

来人,传令!

“通知在金州卫的阿敏及范文程,尽快去和毛文龙接洽,表示本汗愿意不计前嫌,过往的恩怨都不计较,只要他投靠过来,金钱、美女随便提!”

“另,请范文程务必八月底凑齐三十万斤盐,我有大用!”

初九,身在紫禁城的崇祯收到了袁崇焕的奏折。

~~~~

蓟辽督师臣袁崇焕谨奏:

为东江镇将毛文龙跋扈难制、渐生异志事,乞圣断以安边陲事。

臣蒙陛下重托,总督蓟辽军务,夙夜忧惕,唯恐负圣恩。今辽东危局稍定,然腹心之患未除,臣不敢不冒死以闻。

其一,毛文龙拥兵自重,法度难行。

毛文龙驻守东江,虽牵制建虏有功,然恃险自专,屡抗军令。其部曲不录兵籍,粮饷虚耗无算,臣屡遣官核验,皆为其所拒。更私开马市,交通商贾,截留朝廷钱粮以养私兵。凡此种种,实悖人臣之礼,乱国家法度!

其二,狼子野心,隐见端倪。

近闻毛文龙暗结朝鲜,擅授官职,僭称“海外天子”;又密遣使与建虏往来,言辞暧昧,若即若离。东江诸岛本为牵虏要地,今反成化外之国。倘其借虏自重,或引狼入室,则辽东危如累卵,京师亦恐震动!

其三,剪除奸逆,宜用权谋。

昨日臣假陛下密旨,伪称犒军,诱其至双岛大营,当场宣示其罪,明正典刑。然毛公然顶撞与臣,枪杀臣关宁铁骑三人,强抢臣饷银十万,欲反之心,昭然若揭。

陛下天威浩荡,臣请陛下明诏召之入京,以罪问之,不服则诛杀。

如此则乱萌立断,三军慑服,东江兵马亦可整编为朝廷所用。

臣知未奏请而欲擅诛大将,罪在不赦。然为社稷计,宁效晁错之忠,不避商鞅之祸。伏乞圣裁!

蓟辽督师臣袁崇焕 顿首泣血

崇祯二年六月六日 谨奏

~~~~

紧接着,崇祯又收到了毛文龙的奏折。

~~~~

东江总兵臣毛文龙泣血上奏:

为袁督师构陷忠良、欺君罔上之事,求陛下明察。

臣孤悬海外,一心只为抗击建虏。虽缺朝廷饷银,然仍坚守不退,赖百姓支持,以盐课充军饷实乃无奈之举。所纳粮饷皆用于战事与民生,绝无中饱私囊。

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异志。袁督师所言臣暗结朝鲜、密通建虏,全系污蔑。倒是袁督师欲擅杀臣,于双岛欲谋害微臣性命,臣反抗间火器误杀三名关宁铁骑。后袁督师又欲夺臣饷银,其心叵测。

臣恳请陛下详查真相,莫让忠臣蒙冤受屈,否则寒了将士之心,东江之地必失,建虏将长驱首入,危及大明江山。臣愿随时听凭陛下传唤,以证清白。

臣毛文龙诚惶诚恐,顿首再拜。

崇祯二年六月五日 谨奏

~~~~

崇祯看了两封奏折,心慌,朝廷刚结束阉党和东林党之争,一堆烂摊子等着收拾,现在朝廷边疆大将又起争执。

袁蛮子这厮在搞什么,平时要人、要银哪样没解决,现在又要我处死毛文龙,毛文龙岂是一般臣子?他可是手下有几万人的东江镇总兵!

毛文龙孤悬海外多年,朝廷也没拨饷银给他,他不自己想办法搞钱怎么养活几万将士,和朝鲜、日本、建虏往来密切不都是为了生存?

你说你搞死他也就算了,我捏着鼻子也认,你搞出个不上不下的局面,让我来收拾烂摊子,袁崇焕啊袁崇焕,你到底想干嘛?

来人,传五位阁员进殿议事。

韩璜、钱龙锡等五位阁员看到袁崇焕和毛文龙的奏折时,也顿觉棘手,将帅不合,自古乃兵家大忌。

首辅韩璜道:“陛下,毛文龙孤悬海外,现今既不能首接收服,若刺激了他,反投建虏,则大祸必成!”

次辅钱龙锡和袁崇焕关系较好,便道:“袁崇焕督师蘇辽,毛文龙不服他调派与谋反无异啊!”

最后商议的结果是去旨给袁崇焕精神安慰,让他专心对付建虏;去旨给毛文龙,口头斥责。

崇祯心想:“这能有什么效果呢,暂时没办法,就这样吧!”

初十,锦衣卫朱七的密信到了紫禁城。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