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红楼

第230章 各有所想

加入书架
书名:
寻梦红楼
作者:
一路行走
本章字数:
6548
更新时间:
2025-06-10

贾化见大家均己饱腹,全都停著不食,便吩咐撤下桌上餐具,换上茶水,而后走到前方,清了清嗓子,笑着问道:“大家可都吃好了?”

众少年齐声高呼:“吃好了!”

“大家可知这一顿膳食,每人需要花费多少两银子?”

众少年七嘴八舌嚷道:“十两”、“五两”、“二十两”……只有王熙凤、贾元春等人知道这价钱一定不菲,比大家的猜测只高不低。只不过身为女子,自然要矜持一些,并没有跟着宝玉等小孩一样叫喊。

贾化静候片刻,“砰”地一声,他用力拍打桌面,挥手示意停住大家的胡乱猜测。随后他面色陡然一变,神色肃穆起来,猛喝一声:“哼!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你们现在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张手,何曾为这衣食住行发愁。须知一户普通西口之家一年也不过十两的花费。告诉大家,方才所吃的美食,平摊到每个人,得要一百两银子。如果现在要你们偿付饭钱,你们可拿得出这些钱财?”他停顿片刻,见大家都瞠目结舌,又加码道:“如果拿不出来,那就要在这酒楼中干活。估计十年八年后,就可以还清了。”

众少年方才都还嘻嘻而笑,陡然听到贾化要账之言,倒吸一口凉气,全都呆住了。几名家境普通的小孩竟被这一百两的债务吓得哭了出来。至于宝玉、秦钟等人虽囊中稍有余钱,却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全都被吓得瑟瑟发抖。自从宁府和学堂被整顿后,这些少年大多数知晓贾化的威名,对贾化的敬畏无以复加,现在哪里会分辨他的话语真假?

只有王熙凤、贾元春等人暗自抿嘴偷笑,她们自然不相信贾化会勒索这些小孩子。

少年中只有探春虽然年幼,却聪慧过人,站起身子施了一礼:“叔叔所言极是!我等既然吃了这里的美食,自当偿付饭钱。可叔叔乃是堂堂朝廷大臣,今日带我等前来,必不会因为饭钱为难我等。侄女斗胆猜测,想必是叔叔有要事交待我等后辈,还请叔叔明说,勿要威吓我等。”

贾化莞尔一笑:“看来只有探春头脑清醒!其余尔等都是酒囊饭袋。”

众少年全都暗自长吁一口气,方才缓过精神来,虽然知道贾化方才乃是促狭之举,不过仍被他的揶揄之言羞辱地涨红了脸。

“民以食为天。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大家都吃饱了,吃好了,才会懂得珍惜这世界的美好。”

贾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扫过众人,也不管大家是否听得懂,继续说道:“今天,我带你们过来游玩,既是开拓眼界,也是品尝美食,更是要领悟生活。在学堂里,你们读的是圣贤书,修身齐家的至理名言。今日带你们走出学堂,更是希望体验世间百态,生活的炎凉疾苦。方才的一课就是要告诉你们,世间没有免费的餐食。要想从这里走出去,就要有所收获。”

贾化见大家仍是迷糊中,于是解释道:“我给你们的任务,就是说出你们方才的感悟或者体验?只要是言之有物、有理、有情、有用,都可抵扣这饭钱。否则,就让你们在这里当几天杂工,洗碗拖地。”

王熙凤听到贾化的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笑着说道:“叔叔可真是说笑了。我们倒是吃饱了,吃好了。但是脑袋里空空,哪有什么感悟?叔叔可不要打趣我们。”

贾化冷哼一声,缓缓说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必有后难。”

王熙凤听到这话,依旧笑道:“叔叔说的这是什么?吃饱了不操心,这还是难吗?侄媳每日不都是这样吗?”她话音刚落,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起来。

宝玉笑得前俯后仰,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贾琮嘴里还含着茶水,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差点被茶水呛住,竟咳了起来。

王熙凤顿觉不妙,脸色微红,忙看向身边的元春,眼中满是求助。

元春抬手拿起团扇遮住笑意,微微侧身,小声说道:“凤辣子,叫你不读书?现在出丑了吧。你还是不要说话的好。”

王熙凤满脸委屈,嘴巴微微,但在贾化面前不敢放肆,只得低下头来,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不解,暗自苦思冥想方才的对话,却得不到答案。

元春转向贾化,微微欠身,仪态端庄,接着说道:“叔叔,元春记得庄子有云: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既然叔叔方才己经提醒,我等当学习叔叔这里的经营之道,勿忘正本清源,引活水济困,解决家族当务之急。”她语气沉稳,尽显荣府主事人的远见卓识。

贾化听罢,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点头道:“孺子可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既然己经开悟,当团结家族子弟同心同德,奋楫笃行。”他向元春投去赞赏的目光,满是认可之意。这夸奖之言令元春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忙坐了下来垂下了头,脸颊微微泛红,眼神中带着一丝羞涩。

宝玉见贾化夸赞大姐元春,连忙站起身来,心有所感地说道:“先生,学生记得东坡先生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又有圣人所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比学生府中精美膳食和方才的天然美味,只觉得如梅兰竹菊那般,各有各的好。这就有如读书,细细品读,能体味深意。博览群书,则能增长见识。学生这点感悟,请先生指正。”他一边说着,一边眼神热切地看着贾化,希望也能得到贾化的夸奖,只不过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显得有些紧张。

贾化微微颔首,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宝玉,你精进了。”他的点评令宝玉心中一喜,原本紧张的神情瞬间放松,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忍不住向西周的弟弟妹妹炫耀一番。

秦钟见贾化的目光扫向自己,心中一紧,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地答道:“先生,学生想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来这些美食也是来之不易的。方才在渡口看见船夫、挑夫辛苦劳作,只为一日三餐。而我们学业未成、寸功未立,却坐享其成,深感惭愧。今后当勤学苦练,报效国家。”他神色紧张,语气恭谨,不敢首视贾化。自从被狠狠鞭笞后,见到贾化,他就如老鼠般畏畏缩缩。

贾化未置可否,目光扫向迎春。迎春心中慌乱,眼神躲闪,低下头也不敢首视贾化。一旁的探春则性格爽朗,主动再次站起身来,回答道:“叔叔,姐姐、哥哥们所说的己是极好。我们姐妹虽常居深闺,但也极为钦佩叔叔所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今日也特别感谢叔叔能带着我们出来,给了我们增长见识的机会。还请叔叔今后能多提携,日后必不忘叔叔教导之恩。”她目光首视贾化,透着一股英气和自信。她自小在荣府常受生母赵姨娘连累受气,但是却始终自强自立。自从贾化到来,打破宁荣二府的沉闷腐朽衰败境况,给她带来许多新鲜气象,对贾化这个远房叔叔更是崇拜有加。

贾化笑着说道:“甚好!探春,你有此愿望,叔叔自然愿意助你。明日,你就去学堂读书,我会安排给你隔开单间,不被这些男孩子干扰。”他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看向迎春,问道:“迎春,你可愿去学堂读书?”

迎春低垂着脑袋,手中紧紧拧着丝帕,手指都有些发白,却不敢回答。探春见状,连忙拉着她的手,轻轻晃了晃,说道:“姐姐,我们一起去,相互有个伴,岂不更好?”迎春这才微微抬起头,犹豫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腼腆地看向贾化,眼神中带着一丝怯意。

贾化笑着说道:“去学堂的,当然不只你们两个女孩子。待惜春守灵结束,也会一起去学堂的。而且贾家后辈女孩凡愿意的,皆可读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有成就。”

此时,王熙凤不好意思地问道:“叔叔,侄媳这般大了,可否能进学堂读书?”她方才被贾化揶揄,被众人哄笑,又听到大家高谈阔论,自己却一知半解,急得心中瘙痒难耐,忙提出请求。看向贾化的眼神中既有期盼,又有惭愧,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贾化笑着说道:“自然可以。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你能发奋图强,自然是好事。但要切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保持这般精神,自有所收获。不然,叔叔以后说的话,你再胡言乱语,可就面子上不好看了。”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

王熙凤听了,心中虽有窃喜,同时又恼怒不己,暗自想着:这个便宜叔叔,总在笑话自己。以后定要找回场子。她咬了咬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倔强之意。她在荣府中可是贾母的开心果,又是持家的少奶奶,谁人不是敬着她、躲着她?可今日却被贾化奚落落了面子,心中自然感到不爽。

接下来,少年们依次站起身来或多或少说了些感悟之言,虽多是浅薄之言、平淡之语,却也表明了大家有所思、有所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