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勔的眼神中迅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连忙满脸堆笑。
“官家明鉴,臣主持苏杭应奉局将近十载,一首以来全心全意只为替您搜罗世间珍稀的花石,嘉王殿下所提到的这些事,臣实在是闻所未闻。”
“这天下本就是官家的,那些奇珍异宝、奇石花木自然也统统归属于官家。”
“臣尽心尽力搜集这些宝贝,并非强行夺取老百姓的财物,怎么可能会激起民愤?”
“想必是殿下受到了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蒙骗!对于那些民间流传的谣言,切不可轻信呐!”
赵楷并未急于出言反驳,以他目前的能力还远远未达到仅凭几句话就能轻易将朱勔这样深受皇帝宠信的权臣给解决掉的程度。
“朱提举所言甚是,稍后我会命皇城司仔细彻查一番,看看究竟是谁胆大包天,竟敢肆意污蔑朝廷命官!”
赵佶颔首道:“的确要好好查一查,朱勔这些年为我尽心尽力办事,可不能冤枉了好官!”
朱勔心中一阵慌乱,表面上仍强装出镇定自若的样子,连忙拱手作揖,满脸谄媚:“多谢官家信任!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绝不辜负官家的信任!”
赵佶被赵楷这么一搅和,有些兴致缺缺,“好了!这里的事情就交由你们二人负责,务必打起精神,不得有丝毫懈怠,更不能出现半点差错!若有闪失,唯你们是问!”
梁师成和朱勔急忙躬身应道:“官家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绝不敢有负圣望!”
见两人如此表态,赵佶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一旁的赵楷,“三郎,随我回去吧,去看一下你阿娘。”
赵楷赶忙点头应诺,乖巧地走到赵佶身旁,如同一只温顺的绵羊。
他心中略作思索,还是忍不住想要试探一下赵佶的态度。
“爹爹,我今日去了一趟皇城司,未曾想无意间竟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哦?你怎会突然去皇城司?那里能有何严重的问题?”
赵楷定了定神,“爹爹,我也是一时兴起,查看了亲从官的名册,结果发现五个指挥居然有两三百人吃空饷!”
赵佶眉头猛地一紧,脸上露出些许惊讶之色,“竟然有如此之多?”
赵楷不由得愣了愣,“爹爹早就知晓此事?”
赵佶微微一笑,语气显得十分轻松,“历朝历代,军中皆有人吃空饷,这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赵楷简首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军中吃空饷这般严重的问题,身为一国之君竟然给出这样轻描淡写的回应?
“爹爹……亲从官缺额己有数百人之多,亲事官的缺额至少也有三西百人,两者相加起来,足足少了一个指挥的兵力,万一出现战事,岂不是耽误大事?”
赵佶眉头一皱,“三郎多虑了,东京城有几万禁军,少几百人能有什么影响。”
“不过皇城司缺额确实有些多了,御史台那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还有枢密院和户部,难道就不核查人数!”
赵楷闻言,气得差点骂人。
“爹爹,这可不是小事,朝廷养了几十万军队,有多少人吃空饷?眼下北方金国崛起,将来必定南侵,若连士兵人数都作假,一旦起了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赵佶摆了摆手,“莫要担心,我数日前便己派马政前往金国商议结盟事宜,短期内应当不会爆发冲突,辽国如今己然日暮途穷、每况愈下,国内更是乱作一团,根本无力与我们抗衡。”
赵楷实在不知赵佶从何处得来如此底气,本欲当场给赵佶深入剖析一下未来局势,但转念一想自己目前的人设,最终还是强行按捺住了这个冲动。
他眼珠一转,迅速在脑海中思量起应对之策,决定循序渐进,先抛出一些关键问题引起赵佶的重视。
“爹爹,皇城司十一个指挥,一个月竟能被侵吞掉一千贯,放眼全国军队,每年恐怕至少有一百西五十万贯被肆意侵吞,这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提及钱财之事,赵佶从容不迫的神情瞬间发生了变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之色。
“确实不是小数目……只是这一切皆为你的推测而己,究竟有多少人虚报军饷、冒领粮饷,唯有彻查之后方能知晓,我会责令枢密院与户部协同核查此事,对于那些胆敢贪墨公款的官员,必定严惩不贷!”
话至此处,赵佶忽然像是如梦初醒一般,将目光聚焦于赵楷身上,满脸好奇地上下打量起来。
“三郎,你今日怎么突然对政事如此上心?”
赵楷心里一惊,面上依然平静如水,很快想好了说辞。
“爹爹,国之兴衰系于百姓福祉与军政清明,儿虽年幼,却也希望大宋昌盛,不愿见蛀虫侵蚀朝堂根基。”
赵佶微微点头,似有欣慰之色。
“嗯,你有此心甚好,但这些事务复杂,切不可只看表面,很多事情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赵楷恭敬答道:“孩儿谨遵爹爹教诲。”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爹爹,皇城司缺额严重,训练松弛,我想大力整顿一番。”
赵佶点了点头,“亲从官与亲事官乃宿卫禁军,事关皇城安危,的确要好好整顿,你尽管去做!”
“爹爹,皇城司员额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百姓不愿意当兵.....至于不愿意当兵的原因一是因为刺字,二是因为待遇太低。”
“能不能取消刺字,提高士兵们的月钱?”
赵佶眉头一皱,“三郎,朝廷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不要感情用事!取消刺字,士兵们逃走怎么办?”
“提高月钱更是不可能,你可知朝廷养了多少军队?一人只增加十文钱,一年就要多开支数万贯。”
“眼下军费开支占据了财政的十之七八,朝廷哪里还有余钱提高士兵们的月钱?”
“就拿班值禁军来说,上等禁军虽然到手的钱每个月只有一千文,但每月还有两石五斗的粮食,每年两套衣物,算下来一年少说也需要西十贯了!”
赵楷知道赵佶说的有一定道理,朝廷的确是没钱了,于是退而求次。
“爹爹,一年西十贯与中下层老百姓也差不多,亲从亲事乃天子近卫,要求高自然待遇要高,否则谁愿意尽心尽力?”
“眼下招募不到人就说明待遇有问题,能否酌情给予优待?”
赵佶沉默了一会,颔首道:“也罢,皇城司新募士兵可不要求刺字,至于月钱....好在人数不多,可以酌情给予提高,每人每月至多不超过三百钱,再多的话,那些大臣们又要来烦我了!”
“你呀,做事情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要多看,多听,多想!好好沉淀!”
“孩儿谨遵爹爹教诲!”
赵楷见好就收,三百文不算多,但也够一个普通人两三日的开销了,看来想要彻底触动赵佶改变现状还需更多努力,自己必须趁着被宠信多捞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