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

第121章 猜忌

加入书架
书名:
挽宋
作者:
西山秋落叶
本章字数:
4476
更新时间:
2025-06-22

赵佶接到赵楷的奏折后心情复杂,当即召见几位心腹大臣议事。

众人看完赵楷的折子都沉默了。

赵佶看向蔡京,“蔡卿先说说吧!”

蔡京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朝廷并未接到睦州的奏报,方腊造反一事是真是假尚未可知......即便真有小股刁民暴乱,相信两浙路的军队可以轻松镇压,臣认为郓王殿下有些小题大做了!”

赵佶眉头微皱,又看向王黼,“王卿怎么看?”

“陛下,臣也觉得郓王殿下有些小题大做,梁山宋江也不过才近万人,一个方腊怎么可能短短几个月聚集百万反贼?”

“小题大做?那你们觉得郓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几位大臣互相看了一眼,纷纷低下头。

赵佶面露不悦,“怎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王卿你来说。”

王黼一脸不情愿,“陛下,郓王殿下可能是想尽快剿灭反贼!”

赵佶反问道:“ 哦?对付梁山贼寇只用了一两万兵马,对付还未听说过的方腊需要调动十万大军?”

王黼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蔡京冲童贯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刻会意。

“陛下,臣有种不好的猜测,坊间和朝中都传郓王贪恋权利,尤其是军权,您己经多次催促郓王殿下返京,可....可是郓王殿下未得旨意擅自率兵前往扬州,若是让言官们得知定会上疏弹劾!”

赵佶脸色微变,“你的意思是郓王想借这次机会掌握更多军队?”

“臣不敢,臣只是....臣只是担心朝野上下会误会郓王。”

赵佶沉默了片刻,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你们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理?”

蔡京率先开口,“陛下,郓王殿下应该不会撒谎,方腊造反说不定真有其事,至于规模既然睦州方面没有上奏,说明还未失控,不如先下旨让两浙路制置使陈建领兵剿匪。”

赵佶神色舒缓,“王卿以为如何?”

王黼微笑着说道:“陛下,臣认为这个办法很不错,方腊刚刚造反人数不多,两浙路有一万禁军,若是快速出动很快就能将其剿灭。”

童贯连忙附和道:“臣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尽快剿灭反贼,还可以避免郓王殿下陷入觊觎军权的猜疑。”

赵佶又沉默了,他对坊间关于赵楷的传言并不相信,毕竟自己的这个儿子是什么品行他十分了解,可最近赵楷的性情的确跟以前不一样了,这次贸然要求调动几路大军非常不合常理。

“郓王带兵前往扬州的事情你们怎么看?”

蔡京想了想,缓缓开口道:“陛下,保险起见还是让郓王在徐州待命,若两浙路剿灭不了方腊再从淮南路调兵,若是再解决不了请郓王增援也不迟。”

赵佶微微点头,“就依蔡卿所言,传朕旨意,令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即刻领兵剿匪,郓王在徐州待命。”

待大臣们退下后,赵佶陷入了沉思,他虽觉得赵楷不会有不轨之心,但此事确实蹊跷,犹豫再三之后,他决定派心腹密探暗中调查方腊造反的真实情况,以及赵楷在最近的动向。

赵楷率兵刚过沛县,汴京的旨意便到了。

待宦官宣读完圣旨,赵楷眉头不禁皱了起来,“我的奏折陛下看过了吗?”

宦官点头道:“殿下,陛下看过您的奏折之后便召集了几位大臣商议。”

“那为何只调动两将兵马剿匪?陛下不知道方腊的威胁吗?”

“殿下,这道旨意是陛下与诸位大臣商议后的决定,区区贼寇不足为虑,一万兵马足矣!”

赵楷眉头紧皱,犹豫了一会之后说道:“你回去转告陛下,两将兵马肯定不够,请他再调淮南路的两将兵马南下。”

宦官礼貌性的笑了笑,“老奴一定转告陛下!”

等宦官离开,武松急忙问道:“殿下,现在怎么办?陛下好像不太相信您的话。”

刘延庆毕竟是做过总管的人,一语道破关键,“亲王担任实职己属破例,太宗之后亲王领兵更是罕见,这次郓王奏请调动西路大军很不合常理,陛下如此安排恐怕是有所顾虑。”

“这.....仅凭推测调动西路大军确实不合常理,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我们就在徐州干等着?”

折可存叹道:“没有旨意擅自行动是大忌,目前只能静观其变!”

刘延庆安慰道:“方腊刚刚造反,即便短期内蛊惑不少百姓加入,终究是一群手无寸铁之辈,陛下调动两将兵马前去剿匪己经十分重视了。”

赵楷皱眉道:“我知道老百姓没有铠甲和武器,可地方禁军的战力想必诸位都了解,就怕禁军被贼寇反杀!”

折可存愣了下,也出言安慰,“殿下,禁军能力再差总比老百姓战力强一些,即便不能快速剿灭方腊,也不至于被反杀,最多只是陷入僵持,到时候淮南路的两将兵马南下支援,必定能够击败反贼。”

赵楷苦笑道:“你们忘了宋江和张仙也南下了?他们现在己经到了沭阳,规模接近万人。”

众人闻言一脸愁容,刘延庆叹道:“各地暴乱此起彼伏,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武松提议道:“殿下,既然陛下不允许我们南下,那我们不如先解决宋江,若是他继续南逃,我们也有理由继续追击,如此一来距离睦州更近一些,可以随时做出调整。”

折可存眼睛一亮,连忙附和道:“殿下,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借口,一旦陛下追问起来也好解释,否则一旦方腊不可控,我们从徐州赶过去会很耽误时间。”

刘延庆担忧道:“目前来说宋江与张仙比方腊更难对付,我们若是先对付宋江,就怕会陷入苦战。”

赵楷缓缓闭上眼睛,心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自己这段时间的反常表现肯定引起赵佶和几位奸臣的猜疑了,但兵权必须尽快拿到手,否则靖康之耻的悲剧无法避免。

不论是武松、岳飞、折可存、刘延庆还是宗泽和李纲,眼下断然不会跟着自己造反,想要取得兵权的唯一办法还是要通过便宜老爹赵佶。

而要继续保住兵权的办法就是继续剿匪,在自己没有掌控兵权之前,宋江和方腊都不能死。

想明白这点,他长舒一口气,“我们先剿灭宋江,方腊的事情随机应变!”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