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
乾隆亲自将萧云送回萧府后,又在那儿磨蹭了许久,才满脸不舍、极不情愿地离开萧府,转身返回皇宫。他刚一迈进养心殿,老佛爷宫中的小成子便匆匆赶来,告知乾隆老佛爷有请。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
“起来吧!你这点倒是随了你皇阿玛,不管什么时候,对自己额娘那都是尊敬有加。”
“儿子尊敬皇额娘是应该的,皇额娘叫儿子来可是有什么事?”
“这云儿的及笄礼日子定在哪天的?是云儿生辰当天吗?”
“是的,就定在西月初六那天。生辰及笄一起。”
说起这事儿乾隆心里还是有些失落,他得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他的云儿了。
“这不是双喜临门的大好事儿吗?你怎么还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皇额娘,云儿己经及笄了,儿子想尽快把云儿娶回来。可她爹爹说,在正式大婚之前,云儿都得住在萧府,儿子还不可以在萧府同住。”
乾隆说到这,心里就更不得劲儿了。他本想着跟之前一样翻墙翻窗进去的,可那萧之航把这条路也给他堵死了。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云儿这些年都在宫里,在云儿出嫁前,她父母想要和她多待一些日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皇额娘,儿子的意思是说要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将云儿娶进宫。您不反对?”
“为何要反对?现在大清当家做主的人是你,那些个所谓的老祖宗的规矩,在此刻制衡得了你吗?”
“皇后近些年看似乖巧无害,实则不知道肚子里憋着多少坏水儿呢。你要小心点儿,别让她在你们大婚时搞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出来。”
“儿子不会给她这个机会的,谁若是敢生破坏儿子和云儿大婚的一点念头,儿子定会让她死无葬身之地。”
“你有安排就好,大婚也不是说着玩儿的。该准备的东西有很多,你现在赶紧去筹办吧,该有的流程不能少。”
“还有就是西月初六那天,哀家同你一起去萧府参加云儿的及笄礼。”
“谢皇额娘!”
“你是哀家的儿子,哀家自然是希望你得到幸福的。云儿的及笄礼,哀家这个未来婆母去参加应该也是可以的。正好,哀家也去看看晴儿未来的家。”
“好,到时儿子来慈宁宫接皇额娘。”
“好,去忙吧。”
“儿子告退。”
老佛爷看着乾隆离开的背影,心中感触挺深的。自己这个儿子人到中年才懂得了什么是爱,好在一切都还不晚,他遇到了自己心爱之人,希望他这一生能和云儿幸福到老。
最近宫里关于乾隆要迎娶萧云的事传的是沸沸扬扬的,大家都知道只有皇后才配让皇上用“娶”这个字,可如今竟然有传言说皇上要迎娶萧云,还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十里红妆,一时之间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景仁宫里的气压低到让人害怕,宫里的太监和宫女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惹了皇后娘娘不高兴,被乱棍打死拖去乱葬岗。
虽然他们也察觉到了景仁宫这段日子以来的不同,但皇后想要处置他们这些奴才,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容嬷嬷看皇后冷着一张脸,也不敢太过靠近。这些日子景仁宫像是被一张无形的网牢牢缚住了一样,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可每当她们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就会有状况发生,她们根本无从下手,她和皇后娘娘更是连这景仁宫都走不出去。
皇后看着景仁宫的大门,这等于是把她变相的囚禁起来了吗?呵,皇上竟然会如此防着她。
皇后冷笑一声,这么多年来,他果然从未爱过她。
容嬷嬷看着皇后的表情,第一次感受到了毛骨悚然是什么感觉。
回到养心殿的乾隆,满脑子都是萧云。这一刻,他期盼着西月初六那一天能早些到来。
在乾隆的殷切期盼下,西月初六终于如约而至。
位于京城最为繁华一隅的萧府早己是张灯结彩,京城的百姓无一不知今日是萧老爷的掌上明珠及笄之日。
萧府外围早己聚集了许多来看热闹的老百姓,“哎,你们可有听说皇上和老佛爷今儿个也会亲自到这萧府来参加萧大千金的及笄礼?”
“有有有,我有个侄子在宫中任职,据说萧家千金日后是要入宫为妃的,皇上和老佛爷亲自前来参加她的及笄礼,可见这萧家女儿在皇帝心里的分量有多重了。”
老百姓正议论得起劲儿,就见一辆并不是很起眼的马车停在了萧府门外。
护卫们并没有驱离老百姓,只是也没有人可以接近马车的范围内。
乾隆先下了马车,随后才将老佛爷从马车上扶了下来。
老百姓看这阵仗便知这两人就是他们大清的皇上和老佛爷,一时间都纷纷跪地三呼万岁和老佛爷千岁。
“大家快起来,今日是萧府的大好日子,感谢各位来祝福。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拥挤,以免踩踏造成伤害。”
老佛爷面带始终如一的和煦笑容,对着在场的老百姓谆谆嘱咐。老百姓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们的想象中,老佛爷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可现在她们看到的老佛爷竟如此平易近人,这着实如同做梦一般。
此时,萧之航夫妇也赶紧从府里迎了出来。
“皇上、老佛爷,里边儿请。”
乾隆和老佛爷点了点头,又和老百姓们互动了一会儿,把带来的喜果什么的让小路子分给在外的老百姓。
老百姓们虽不是每人都能分得到,但总归是沾到了这天大的喜气,心里都高兴着呢。
“皇上、老佛爷,这边请。”
萧之航和杜雪吟将乾隆和老佛爷带到了正厅坐下,这里早己是准备齐全,吃的喝的全都是上品。
“雪吟,你别忙了,哀家同你一起去看看云儿那丫头。有好些日子没见她了,哀家这心里呀还怪想念她的。”
“是,老佛爷,您这边请。”
乾隆眼见自己老娘都要去见他的小姑娘了,他哪里还能坐得住,当即就起身也跟着杜雪吟去了萧云的闺房。
萧之航是有苦难言,他能怎么办?跟皇上说他现在不能进云儿的闺房?那恐怕得给自己招来一个大白眼,这大白眼可不是来自皇上的。
好在老佛爷发现了跟在后面的乾隆,“你跟着做什么?云儿等会儿就出来了,你就在外面等着吧。”
“皇额娘……”
“这是规矩!”
乾隆尽管很不想妥协,但在此刻也是没有办法。只得退回到椅子上乖乖坐着喝茶,萧之航自然得陪着。
巳时三刻,钟磬齐鸣,及笄礼正式开始。萧云身着淡雅采衣,青丝梳成双鬟髻,在赞者的引导下,莲步轻移,缓缓步入正堂。她立于场地中央,面向南方,身姿挺拔,虽带着少女的羞怯,却难掩眼中的期待与紧张。但在看到乾隆的那一刻,她心中所有的紧张都不复存在,只余期待。
主礼人——萧云的叔祖母,身着华服,仪态端庄地走上前来。她手持一支精巧的木簪,眼中满是慈爱:“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话音落下,便轻柔地为萧云梳发,将木簪稳稳地插入发间。随后,萧云移步内室,换上一身浅绿襦裙,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每一步都透着初成的温婉。
紧接着,第二次加冠开始。叔祖母拿起一支银钗,声音带着期许:“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银钗入发,萧云再次入内室,换上一袭赤色罗裙,艳丽之色衬得她面若桃花,光彩照人。
最后,三加之礼。叔祖母捧出璀璨的凤冠,郑重说道:“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凤冠缓缓戴上萧云头顶,珠翠摇曳间,她己然褪去少女的稚气,尽显大家闺秀的端庄华贵。
加冠完毕,赞者设席,萧云跪坐其上。叔祖母亲手递上醴酒,萧云双手接过,微微颔首,轻抿一口,将酒置于案上,这一口酒,饮下的是成长的责任与担当。
随后,萧母走上前来,声音沉稳而饱含深情:“吾女今日及笄,赐字‘清婉’,愿你如《诗经》所言‘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一生清雅温婉,顺遂无忧。”自此,萧云便有了自己的字。
礼成,萧云依次面向天地、萧家列祖列宗的牌位,虔诚跪拜,感谢天地滋养、祖先庇佑。而后转身,对着父母深深叩首:“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女儿定当谨记教诲,不负期望。”萧父萧母眼中含泪,欣慰地点头。
礼毕,萧府内大摆宴席,宾客们纷纷举杯,向萧云送上祝福。席间,欢声笑语不断,祝福声、贺喜声交织在一起 。
宴席之上,乾隆手持酒盏,那灼灼目光自始至终都紧紧追随着萧云的身影,一刻也未曾移开。在宾客们连绵不绝的祝福声里,他缓缓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与此同时,在心底暗自许下了一份矢志不渝的诺言:云儿,往后漫漫千秋岁月,我甘愿倾尽所有,只为护你一人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