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珠仙子还我泪

第16章 初入荣国府(上)

加入书架
书名:
绛珠仙子还我泪
作者:
楛澀煙愺菋
本章字数:
4988
更新时间:
2025-03-01

神京荣国府内,荣庆堂中气氛略显急切。贾母端坐在榻上,手中的佛珠不时转动,可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佛珠之上。她眼神时不时望向门外,嘴里不停地催促着身旁的下人:“再去问问,林姑娘的行程到底如何了,可到哪儿了?”声音虽带着一贯的威严,却也隐隐透出几分焦急与关切。

此时的黛玉,己踏入了繁华的宁荣街。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绸缎庄里,五彩斑斓的绸缎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瓷器店内,精美的瓷器整齐摆放,折射出细腻的光影;点心铺子中,阵阵香甜的气息飘散而出,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黛玉坐在轿中,透过帘子的缝隙看着这热闹非凡的景象,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新奇。但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和对即将见到外祖母等人的紧张,又让她隐隐有些不安。她微微攥紧手中的帕子,目光有些游离,脑海中想象着即将见到的亲人们的模样。随着轿子缓缓前行,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荣国府那威严的大门也越来越近,同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欲进西边角门。

“慢着!”一声威严响起。

随行小厮笑问道:“不知赵大爷有何吩咐?”

一声赵大爷叫的赵瑜牙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来的看门大爷,无语道:“别叫大爷,叫公子就好。”赵瑜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角门是家里奴仆采买,出门的通道,正经主子就算不走正门,也要走侧门,此其一;第二就是薛家初入荣国府的待遇: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媳妇女儿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来。论关系,同样是亲戚,细论起来黛玉的关系要比薛家近一些;论身份,黛玉是官宦人家小姐,赵瑜更是解元,薛家是皇商,虽比一般商人地位高,但是要比书香门第差一些。并非赵瑜看不起商人,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有轻视黛玉的嫌疑。再一则就是薛家来人,王夫人带着一堆人来迎接,可是林黛玉来就静悄悄的抬进去了,可见对黛玉的存心。现在赵瑜既在,断不会让林妹妹受委屈。

“我等虽说远来是客,但是这终究是我妹妹的外祖家,我妹妹也算是半个主子了,怎么能走角门?开侧门。”这一声不容置疑。

“这个....这个....”小厮不知道怎么回。

“你既做不了主,就进去请示能做主的。”赵瑜淡淡的道。

“哎,我这就去。”说完小厮就从角门跑了进去。

此时荣庆堂。“不是说己经到了吗?怎么没进来?快让人去看看。”贾母着急道。

这时一个穿红着绿的丫鬟进来道:“回老太太,林姑娘己经到府门口了,只是随行的一个公子不让进,让开侧门。”

“年轻公子?那应该是林丫头的师兄,他为什么不让进府?”贾母有些不太高兴。

“他说角门是下人走的,林姑娘是主子,就算走不得正门,也应该走侧门。所以...”

贾母人老成精,立马察觉到有人对林黛玉态度轻慢,她和贾代善向来疼爱女儿,如今女儿去了,现在尤其在意这个外孙女,当下脸色便沉了几分,眼神中隐隐透着不悦。邢氏站在一旁,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仿佛知道些什么。

而王氏则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微微侧身,眼神微闭,手中佛珠转个不停,好似这一切都与她毫无关联,神色淡然,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并未表现出太多关注。

片刻后,贾母面色严肃,转头吩咐下人:“开侧门,让林姑娘从那里进来。”声音虽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下人不敢耽搁,赶忙跑去安排。不一会儿,侧门缓缓打开,赵瑜领着黛玉方才入府。

方才赵瑜的话,林黛玉都听在耳朵里,带着一丝落寞与自尊,迈着轻盈的步伐踏入贾府。她心里明白,这初入贾府便遭遇如此状况,往后的日子怕是要更加谨小慎微。望着那高大幽深的府邸,一种寄人篱下的酸涩涌上心头,可她依旧挺首了脊梁,神色平静地走进了荣庆堂。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还没来得及拜见,就被贾母一把搂入怀中大哭起来。思及亡母,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是说还有一位哥儿,怎么不见?”贾母如梦初醒道。

“那位公子站在门口,并未进来。”

“快请进来,即是玉儿的师兄也是自家人,没得见外。”

赵瑜阔步走进屋内并不乱看,眉目低垂,走至贾母两步远的距离下拜道:“晚辈赵瑜,给老封君请安,祝老封君福体康泰。”

贾母只见眼前少年面色平静,身姿修长,五官俊雅,丹凤眼,一双剑眉,鼻梁高耸,薄唇轻抿,头插一根白玉簪,衣着青袍,腰佩一块白玉并一个香囊,除此再无旁的配饰。只是简简单单站在那里,便天生一股风流写意的姿态。贾母一向是喜欢好看的,见林思衡如此仪表不凡,连府门一事产生的不快也烟消云散,很是喜悦。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鱼贯而入。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赵瑜知道这就是"原应叹息”中的“应叹息”三春。赵瑜、黛玉二人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续齿过大家才知道赵瑜和迎春同岁,只是月份比迎春略大些,所以三春重新见礼口称兄长。

众人吃了会茶,不及久坐,兄妹二人还要去拜见赦政两位长辈,贾赦这次倒是见了赵瑜,还请赵瑜进书房聊了一会,至于聊的什么没人知道,反正赵瑜颇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至于贾政那更没得说,得知赵瑜是解元,恨不得拉着不放彻夜长谈。最终还是贾母传饭才让赵瑜脱身。或许是贾政喜欢读书人,也或许贾政认为赵瑜这个解元能给宝玉做个榜样,在赵瑜的言传身教下宝玉能改好。在黛玉还没定下来住哪里的时候,贾政竟亲自安排把自己梦坡斋附近名叫“水云轩”的院子拨给赵瑜,当作读书作息之所。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