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重生和福尔泰相伴到老

第57章 倭寇来袭

加入书架
书名:
小燕子重生和福尔泰相伴到老
作者:
落落蕊蕊
本章字数:
8184
更新时间:
2025-02-19

“报,皇上,边疆传来急报。”太监一路小跑,神色慌张地冲进殿内,声音因焦急而微微颤抖。

“哦,快呈上来,朕看看到底所为何事。”皇上坐在龙椅上,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随即,皇上展开急报,刚扫了几眼,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原本红润的面庞变得铁青,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

“岂有此理,竟敢在天子脚下如此猖獗!”皇上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喝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皇上,究竟发生了何事,让您如此气愤?”纪晓岚赶忙上前一步,拱手问道,脸上满是关切。

“倭寇,这些倭寇竟大肆袭击我朝沿海地区,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强占民女,欺男霸女,简直是天理难容!”皇上气得站起身来,在大殿中来回踱步,眼中怒火熊熊燃烧。

“各位爱卿,如今沿海百姓深陷水火,有谁愿意挂帅出征,将这些恶徒赶出我朝,还百姓安宁?”

皇上停下脚步,目光扫过殿下一众大臣,急切地问道。

“皇上,臣愿意挂帅出征,拯救我朝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福伦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单膝跪地,身姿挺拔,声音坚定有力,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福伦,你有这份心,朕深感欣慰。只是此次倭寇来势汹汹,沿海之地形势错综复杂,你务必小心应对,切不可掉以轻心。”皇上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忧虑,语气中带着一丝嘱托。

“皇上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死报国,不负圣恩,誓将倭寇赶出我朝领土,还沿海百姓一片太平盛世。”

福伦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皇上,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在向皇上立下一份生死状。

“好,朕即刻下旨,命你为征倭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即刻启程奔赴沿海。”皇上大手一挥,果断下令,声音中带着君王的威严与决断。

“遵旨!”福伦领命后,迅速起身,大步流星地退下,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出征的各项事宜。

回到家中,福伦将此事告知了福家兄弟以及他们的母亲。

“阿玛,我愿随您出征沿海,与倭寇决一死战!”尔康目光炯炯,满脸坚毅,迫不及待地说道。

“阿玛,我也绝不落后,愿随您一同出征,打败倭寇,拯救黎民百姓!”尔泰紧跟其后,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热血与豪情。

福伦看着两个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但还是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有这份心意,阿玛很是欣慰。但家中也需有人照料,你们母亲一人操持家中事务,实在辛苦,你们要留在她身边,替阿玛分担一二。”

福家兄弟的母亲走上前,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轻轻握住福伦的手,柔声道:“你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家中一切有我和孩子们,你只管安心出征,早日平安归来。”

“你放心,此次出征,我定会平安归来,与你们团聚。”

福伦紧紧握住妻子的手,目光坚定,仿佛在给她吃下一颗定心丸。

朝堂之上,众大臣们听闻福伦挂帅出征,顿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

和珅微微眯起眼睛,那对小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嘴角浮起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笑,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皇上,福伦大人忠心可鉴,实乃我朝之栋梁。只是这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调配起来工程浩大,稍有差池便会影响前线战事。臣愿为大人分忧,亲自负责粮草供应,定当确保前线战事无忧。”

纪晓岚眼珠一转,心中暗忖:这和珅平日里就爱贪财,此番主动请缨负责粮草,恐怕又在打着什么歪主意。

他赶忙出列,拱手说道:“皇上,和大人一片热忱,令人钦佩。只是这粮草之事,关乎前线胜负,牵一发而动全身,容不得半点马虎。臣以为,需派遣一位公正严明、刚正不阿之人一同监督,方能确保粮草供应及时足额,万无一失。”

皇上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道:“纪爱卿所言极是。朕命你与和珅一同负责粮草调配,务必保证粮草按时、按量、按质供应,不得有任何差错。若有懈怠,定斩不饶!”

“臣遵旨。”纪晓岚与和珅同时领命,两人对视一眼,目光中各怀心思。和珅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而纪晓岚则神色坦然,仿佛在向和珅宣告:此次定不会让你轻易得逞。

福伦这边,在校场点齐十万大军。将士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利刃,整齐列队,如同一座座钢铁长城。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与果敢,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

福伦骑着一匹高大威武的黑色骏马,缓缓在队伍前走过。

他的目光如炬,逐一扫过每一位士兵,高声喊道:“将士们!倭寇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残害百姓,致使我沿海百姓生灵涂炭!今日,我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出征,定要将那些恶徒赶出我朝,让他们知道我大清的威严不可侵犯!扬我大清军威,护我百姓周全!”

“保家卫国!扬我军威!护我百姓!”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天空撕裂。

那声音中蕴含的力量,仿佛能冲破一切阻碍,将倭寇彻底消灭。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沿海地区进发。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激昂的战歌。

福伦骑在马上,神色凝重,眉头紧锁,心中反复思量着应对倭寇的策略。

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无比,不仅要面对凶悍狡诈的倭寇,还要应对复杂多变的沿海地形和难以捉摸的战局。

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战争的胜负,关乎着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

与此同时,沿海地区的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犹如人间炼狱。

倭寇的船只如同一群群黑色的幽灵,在海岸线附近穿梭自如。

每次登陆,便是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洗劫。宁静的村庄瞬间被大火吞噬,熊熊烈火冲天而起,滚滚浓烟遮天蔽日。

农田被肆意践踏,庄稼被毁于一旦,百姓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化为乌有。

老人们在废墟中哭泣,孩子们惊恐地四处逃窜,妇女们则在倭寇的暴行下遭受着无尽的屈辱。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满脸泪痕,望着被烧毁的房屋,对着苍天哭诉:“老天爷啊,我们到底造了什么孽,要遭受这般苦难?什么时候才能赶走这些恶魔,让我们过上安稳日子啊!”那声音充满了绝望与无助,在空旷的废墟中回荡,让人听了心如刀绞。

福伦大军抵达沿海后,迅速安营扎寨。

福伦不顾旅途的疲惫,风尘仆仆地立即与当地官员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倭寇的活动规律和兵力部署。

当地官员苦着脸,无奈地说道:“大人,这些倭寇实在是太狡猾了。他们的船只轻便灵活,速度极快,在海上如鱼得水,来去自如。我们的水师在海上追击时,常常被他们巧妙避开,如同猫捉老鼠一般,实在是防不胜防。而且他们上岸后,分散成小股队伍,四处抢掠,如同鬼魅一般,让人难以捉摸。我们兵力有限,根本无法全面围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

福伦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明白,若想彻底击败倭寇,必须改变传统的作战策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福伦决定一方面加强沿海防线的巡逻力度,增设瞭望塔,安排专人日夜值守。

一旦发现倭寇船只,立即发出警报,以便及时组织防御。另一方面,挑选军中精锐士兵,组成海上突击队,主动出击,寻找倭寇主力舰队,进行决战。

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给倭寇以沉重打击。

在筹备海上突击队的过程中,福伦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他需要一批熟悉水性、精通海战的将领来带领突击队,然而军中这样的人才稀缺。就在他为此事发愁不已时,一位年轻的将领站了出来。

此人叫陈海,是当地渔民出身,自幼在海上长大,对大海了如指掌。

他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与果敢。陈海大步走到福伦面前,单膝跪地,大声说道:“大人,末将愿意带领突击队,与倭寇在海上决一死战!末将在这片海域生活多年,熟悉这里的每一处暗礁、每一片风浪,定能找到倭寇的弱点,将他们一网打尽!”

福伦看着眼前这位目光坚定的年轻将领,心中大喜,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当即任命陈海为海上突击队队长,并挑选了三千名精锐士兵,交由他训练。

陈海不负所望,日夜训练士兵。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海面上,他就带领士兵们登上战船,进行海上操练。

他亲自示范各种海战技巧,如何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保持战船的平衡,如何准确地发射火炮,如何与敌人进行近身搏斗。

夜晚,当明月高悬,士兵们都已疲惫不堪,他仍在研究倭寇的战术,思考应对之策。在训练过程中,士兵们遇到了各种困难,有人晕船,有人不适应海战的节奏,但陈海总是耐心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他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让士兵们的海战技能迅速提升。

而在后方,纪晓岚与和珅在粮草调配问题上却产生了严重分歧。

和珅为了中饱私囊,企图克扣部分粮草,以次充好。他暗中吩咐手下,购买一些质量低劣的粮食,准备运往前线。纪晓岚发现后,怒不可遏,坚决反对。

纪晓岚气愤地指责道:“和大人,前线将士们正浴血奋战,为了保家卫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你怎能在此刻做出这等丧尽天良之事,置将士们的生死于不顾?你这是在拿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性命开玩笑!”

和珅却不以为然,冷笑道:“纪大人,你莫要危言耸听。我这也是为了节省开支,朝廷的银子来之不易,可不能白白浪费。而且,我自有分寸,不会影响前线战事的。”

两人僵持不下,互不相让。纪晓岚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前线战局。最终,他决定将此事上奏皇上。

皇上得知后,龙颜大怒,拍案而起:“和珅,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这等关键时刻贪图私利,克扣军粮。若不是看在你以往有些功劳的份上,朕定斩不饶!你即刻给朕保证,务必保证粮草质量,按时足额供应前线,如有再犯,定当严惩!”

和珅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求饶:“皇上息怒,臣知罪了。臣一定尽心尽力,保证粮草供应万无一失。”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海上突击队已训练完毕,随时准备出击。

战船整齐排列在港口,船帆高高扬起,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士兵们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精神抖擞地站在战船上,等待着出征的命令。

福伦望着整装待发的舰队,心中充满期待,同时也有些许紧张。他

深知,这场海战将是一场生死较量,关乎着沿海百姓的安危,也关乎着大清的尊严。

他走到陈海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陈将军,此次任务艰巨无比,责任重大。你一定要小心谨慎,随机应变,全力出击,将倭寇彻底赶出我朝海域。朕和全国百姓都在盼望着你们的胜利归来。”

“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若不能打败倭寇,末将誓不归来!”陈海坚定地回答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

随着一声令下,“启航!”海上突击队的船只如离弦之箭般,乘风破浪,向着倭寇可能出现的海域进发。

海面上,波涛汹涌,战船在海浪中起伏前行,仿佛一群无畏的勇士,向着敌人的巢穴冲去。一场惊心动魄、决定沿海地区命运的海战,即将拉开帷幕…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