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定的这片绝佳露营地,夜幕正缓缓降临,山林间的光线愈发柔和。众人深知时间紧迫,便加快了行动的步伐。
王晓毛和沐昆阳熟练地从背包中取出帐篷组件,开始搭建帐篷。他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展开帐篷主体,另一人则迅速插入支架,并将其固定在地面上。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一顶坚固而又宽敞的帐篷便在背靠山崖的位置稳稳立起。紧接着,他们又着手搭建起另一顶帐篷,为今晚的住宿做好了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苏芮雪和沐昆凌在营地附近收集了一些干燥的树枝和树叶。这些易燃物是生火的绝佳材料。回到营地后,苏芮雪先用树叶和细小的树枝搭建起一个松散的锥形结构,作为引火的基础。然后,她小心地拿出打火机,点燃了一片树叶。火焰迅速蔓延,吞噬着周围的干柴,不一会儿,便燃起了熊熊烈火。沐昆凌则在一旁不断添加稍大些的树枝,让火势更加旺盛。跳跃的火苗照亮了周围的黑暗,也为营地带来了温暖与安全感。
火生起来后,苏芮雪从背包里拿出便携式炊具,架在篝火上。她往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放入携带的食材,开始煮起食物。锅中的水逐渐沸腾,食材在水中翻滚,散发出的香气。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这股香气让众人的肚子都不由自主地咕咕叫了起来。
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等待着食物煮熟,一边分享着今天骑行途中的所见所感。沐昆凌兴奋地讲述着她看到的一只毛色鲜艳的小鸟,在树枝间轻快跳跃的模样;王晓毛则回忆起途经一处陡峭山壁时,心中涌起的那股挑战的兴奋感。欢声笑语在营地中回荡,与溪水的潺潺声、篝火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而美妙的夜之乐章。此刻,尽管身处陌生的山林,但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馨与宁静。
随着夜幕的深沉,山林被黑暗完全笼罩,只有篝火还在顽强地跳跃着,照亮营地的一小方天地。按照计划,王晓毛和沐昆阳交替守夜。
王晓毛坐在篝火旁,眼睛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夜晚的山林并不宁静,不时传来各种细微的声响,有虫鸣声,也有不知名动物在草丛中穿梭的窸窣声。他手握猎刀,时刻保持着警觉,确保队友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熟睡。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逝,当东方的天空泛起一丝鱼肚白时,王晓毛轻轻叫醒了沐昆阳,完成了守夜的交接。
沐昆阳迅速清醒过来,接过王晓毛手中的“任务”,继续守护着营地。王晓毛则钻进帐篷,稍作休息。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营地,唤醒了沉睡中的众人。大家简单洗漱后,匆匆吃过早饭。苏芮雪从锅里盛出昨晚剩下的热汤,搭配着压缩饼干,虽然食物简单,但却为大家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收拾好行囊,众人再次踏上征程。两辆越野摩托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道路越发崎岖,两旁的山势也越发险峻。
随着中午的临近,太阳高悬在天空,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大约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他们来到了一个小盆地。这个小盆地四周环山,中间地势较为平坦,背后是一座高耸的山崖,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
众人停下摩托,环顾四周。这里的景色别具一格,盆地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五彩斑斓,微风拂过,它们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这群远方的来客。山崖上怪石嶙峋,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猛兽蹲伏守望。
“这地方看起来不错,咱们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吧。”王晓毛说道。众人纷纷点头,从背包中拿出食物,找了个相对舒适的地方坐下。在这如画的美景中,大家享受着短暂的休憩时光,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探索之旅养精蓄锐。
王晓毛缓缓踱步,目光如炬,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小盆地。地面确实坑坑洼洼,仿佛被岁月和无数次的挖掘动作反复雕琢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坑洞,有的呈圆形,像是用特定工具开凿而成;有的则形状不规则,像是在匆忙或无序的挖掘中留下的印记。
他的视线慢慢上移,落在背后的山崖上。山崖上分布着一些洞穴,洞口大小不一,有的洞口边缘还残留着一些陈旧的石块和碎土,似乎是从洞内挖掘出来后随意堆放的。
更让他警觉的是,这里明显有人活动过的痕迹。在一处较为平坦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破旧的工具,虽然大多已锈迹斑斑,但仍能依稀辨认出是挖矿常用的器具,像是铁镐、铲子的残骸。还有一些地方,有类似搭建过简易住所的遗迹,几根腐朽的木桩歪歪斜斜地插在地上,仿佛在诉说着曾经有人在此生活的过往。
王晓毛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难不成,这里就是他们苦苦寻觅的旧矿场?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疑问。如果这里是旧矿场,那玉石矿脉在哪里?为何会被废弃?曾经在这里采矿的人又去了哪里?
他转身看向队友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疑惑交织的光芒,说道:“你们看,这里的情况很不寻常,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旧矿场。但在确定之前,咱们还得仔细勘察一番。”众人听闻,纷纷围拢过来,看着四周的景象,脸上也露出既惊喜又谨慎的神情,一场更为细致的探索即将拉开帷幕。
王晓毛深知,确认此地是否为旧矿场,绝不能仅凭初步观察就贸然下结论。他在这看似荒芜的小盆地中,展开了更为细致入微的探寻。
他沿着坑洼不平的地面,一步一步缓缓前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时而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拨开地上的杂草与碎石,查看是否有深埋地下的线索;时而凑近那些陈旧的工具残骸,仔细端详其形状与磨损痕迹,试图从中窥探出当年采矿作业的方式与规模。
随后,他又向着山崖上的洞穴进发。攀爬过程中,他紧紧抓住岩石的凸起处,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每一步都踩得扎实而稳当。进入洞穴后,洞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他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光束在洞壁上扫过,只见洞壁上有一道道明显的开凿痕迹,深浅不一,宽窄各异,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开采岁月。
从洞穴出来后,王晓毛再次来到小溪边。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他沿着溪边漫步,留意到溪水冲刷过的地方,有一些细小的玉石碎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弯腰捡起这些碎屑,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质地与色泽,与传说中旧矿场所产玉石极为相似。
结合之前发现的地面痕迹、工具残骸以及洞穴内的开凿迹象,再加上这小溪中出现的玉石碎屑,王晓毛再三确认,这里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旧矿场。旁边的这条小溪,不仅为当年在此采矿的人们提供了生活用水,或许还在玉石筛选与加工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快步回到队友们身边,兴奋地说道:“没错了,经过仔细查看,这里应该就是旧矿场!咱们这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队友们听闻,脸上纷纷露出惊喜与欣慰的笑容,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接下来深入探索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