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演员

第7章 千层鞋底子

加入书架
书名:
都是演员
作者:
命犯天官符
本章字数:
2986
更新时间:
2025-01-24

用浆糊一层一层的把旧衣服片,平整的叠粘在一起做成的布榷子,晾干了之后,平平整整,硬硬挺挺的,有点像现在大家常见的簿纸壳子。

不一样的是,纸壳子很容易戳破撕破,而布榷子就特别结实,用针扎透都有点费劲。

把做好的布榷子铺到桌子上面,或者直接在炕上铺平。

把鞋垫纸样板贴着边按压在榷子上,用一只手紧紧的按住纸样中间,别让纸样移动位置;用另一只手拿着铅笔,沿着纸样的边,在布榷子上画出鞋样子的型状来。

那鞋垫纸样板,简称鞋样子。鞋样子上写着鞋码。

美华家里常用的鞋码就是:35-36,37-38,39-40,41-42。要是用到家里没有的鞋样子,就村里邻居之间互相借用了描画一下。

给小孩子做鞋子的鞋样子,是照着孩子的小脚丫画的,画完之后再修一修。画图样的时候就比较搞笑。

曾经有一回,姐姐把小美华抱到炕上站着,用手轻轻的握着美华的小脚腕,把小脚丫按在纸片上,围着小脚画图样。

被一群人围在中间的小孩子,一会儿把小脚趾头绻起来了,一会儿又把五个小脚趾花一样张开了。画到一半,一把没按住,又把小脚挪到一边去了。惹得姐姐又是喝叱又是笑的:“美华儿,小脚别动~,再乱动,就不给你做新鞋子穿了~!”围观的几个人也笑得东倒西歪。小孩子倒是玩的挺开心。

等紧密挨着把鞋样子画好之后,再把画在榷子上的鞋样,用剪刀沿着线剪下来。同一种尺码的鞋样最少要剪两片下来。

一双鞋子分左右嘛,同码鞋垫丕片,当然要有两片了。

当然了,鞋纸样板就共用一张就好了。

同码的两片鞋垫丕片剪好后,一片用正面做,另一片用反面缝,不就是方向相反的一双鞋垫了吗?

姐姐会把差不多有一尺宽的,一块新的细白布铺在炕桌上,用剪刀斜着剪成约一寸宽的平行斜布条。

围着剪好的鞋垫子丕片,把斜布条抻平整了,用针线密密的缝上去,包好边沿。

把四五片包好了边的鞋垫子丕片,摞齐了,用手捏紧了,在中心位置从鞋垫子前头到脚后跟,用针线先缝几个宽大点的矩子,固定住几片鞋垫子丕片。

因着好几层布榷子摞在一起,委实是太厚太硬了,用小针根本扎不动。要用大针锥先扎穿一个孔,再用穿好白棉线的小针顺着孔,才能穿缝过去。

几片鞋垫子丕片摞齐固定着缝起来,这就是半成品鞋底子了。

农闲的时候,姐姐就抽着空纳鞋底子。要用穿好细麻线的针,在鞋底子上挨密挨的缝纳小针脚。就是缝的时候,上一针和下一针的距离,越近越好!

因为针眼小,麻线粗,穿不了针。要先把针上穿上条白粗棉线,再把白粗棉线的细麻线系在一起,用白粗棉线带着细麻线穿过针锥扎的孔。每过一针,都要使劲把麻线拽紧一点。

美华不出去玩的时候,就静静的坐在姐姐旁边。看着姐姐拿着针锥,在鞋底子上使劲扎出个小孔,再把小针穿过一针。

就这样一针锥一针的纳鞋底子。感觉可太费劲了!得用好几天才能纳好一只鞋底子。

把纳好的厚布鞋底子和做好的布鞋面,用麻线绳接缝到一起。这样做出来的鞋子,就叫千层底布鞋了。

鞋面也是有纸样板的。没做好的鞋面像个平铺的型。开着口子的两边叫鞋帮子,两边是对称的。开头有一寸多宽,越往里去就顺着渐渐变宽了一点。鞋帮子占鞋面长度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会呈厚弧型,中间最宽。这一半叫鞋脸。

鞋面一般用厚一点的,黑色的新粗布做。照着纸样板剪下来后,也用白色斜布条缝好边。然后把开口鞋帮的两边头上,合缝在一起。这鞋面就做好了。

鞋底子说是千层底,那只是夸张的叫法。其实也就二十层左右。

要是连浆糊层也算上了,四层布片夹三层浆糊,按照摞缝四片鞋垫子来算,那鞋底也才二十八层!

大家在做鞋子的时候,很少有叠缝超过六层鞋垫子片的。

那实在太厚太硬了,用针锥都扎不动了!

就在狂风大作下大暴雨的这一天。四姐盘坐在炕上和朋友一边唱着歌,一边做着针线活儿时,她当时纳的鞋底子就是四层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