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谁再造谣,活劈了他!
次日清晨,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告示,没到晌午时分,这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县。
虽然几个兄弟劝叶凡不要抛头露面,出门也要多带护卫,避免那破烂老道再度出现。
可甭管怎么说,叶凡出门依旧是轻装简行,连官服都懒得穿。
每天都在流民大营外面训练新军,在自己和家人能吃饱饭的诱惑下,已经有几十个流民报名参加。
黄炳文听到消息,也来到流民大营外犒劳慰问,看到营中这么多人,不由得忧心忡忡起来。
“贤弟,这流民人太多了,虽然粮商捐了不少粮食,可咱坐吃山空啊,早晚有吃完的一天。”
“就算是今年能熬过去,那明年可咋办?你可是和朝廷下过军令状,说是不管多少流民都能收容,这可咋办啊…”
看到黄炳文忧心忡忡的样子,叶凡笑着说道:“县里田地勘察丈量我已做好,今天就要给流民分发田地。”
“大哥就在这儿安然稳坐,看小弟我如何安排就行了。”
等到吃午饭的时候,那些流民们排着长队,只等着发粥,却惊愕地看到,粥缸旁边有小山般的黄米馍馍!
叶凡身穿粗布衣裳,手持长柄饭勺,面带微笑,正在给大家打饭。
和平时一碗稠粥不同,今天每个人还有两个黄米馍馍,那些流民们个个都激动的连连道谢。
“各位乡亲们!这黄米馍馍好吃不?都是咱屏山县产的,咱这儿风调雨顺,是块宝地呀!”
“这战争年月地广人稀,好多土地都给荒废了,不知道大家伙有没有兴趣种地为生?有多少人是庄稼把式?”
叶凡一边打饭,一边亲切的和大家伙聊天,那真是半点官架子都没有,周围的流民们也都慢慢的习惯起来。
总觉得这个年轻人和其他当官的不一样,不但没有官威官架,甚至比起一般年轻人还要开朗热情。
有几个流民壮着胆子,说道:“大人,我们大多都是乡下人,从小种地为生,都是在土里刨食吃。”
“若是大人可怜我等,有大财主招揽雇农,我们可都愿意去,保证好好干活,绝不会偷懒耍滑的。”
叶凡笑着说道:“当雇农有什么好,每天就是吃顿饱饭,还得累死累活,图什么啊。”
“不如你们当自己的地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岂不快哉啊?”
那些流民都低下了头,好多人甚至擦起了眼泪,像是想起了伤心往事。
刚才说话的那个流民叹了口气:“大人有所不知,我等一无田产,二无住房,在大周朝就算被削了户籍。”
“无地者为流,无房者为氓,哪有资格自耕自地,大人实在是说笑了…”
叶凡也不说话,把饭勺子往缸里一丢,几步便来到黄炳文面前,伸手就拉了过来。
大声喊道:“乡亲们请看!这位是屏山县的黄县令,也是我叶凡的大哥!”
“他爱民如子,两袖清风,是这全天底下一等一的好官!现已奏明朝廷,要为大家伙申请户籍!”
就这几句话一说,整个流民大营就如同炸了锅!
所有人都放下了饭碗,脸上露出了惊愕的神色,竖起耳朵听下面的话。
“我这位黄大哥为了百姓担当风险!说是不管有多少流民,全都在本县安置!”
“他丈量土地,筹建房屋,要为你们重建家园,乡亲们,大家伙高兴不高兴啊?”
只见所有流民放下手中的吃食,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每个人都冲着黄炳文顶礼膜拜,不少人泣不成声。
“黄县令乃天底下第一大清官!真是名副其实的父母官啊!”
“若是我等有了田产房屋,一定勤奋耕耘,按时缴纳粮食赋税,只是我们身无分文,买不起啊…”
黄炳文站在那里都傻了,看着百姓对自己如此拥戴,心里这份激动可就别提了!
自从干了这个县令,街头巷尾传的可都不是什么好话,全都说自己是个糊涂官,屁事儿也干不了。
可自从有了叶凡,不但是政绩一件连一件,而且民间的声望也与日俱增!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贤弟居功不自傲,把功劳让给自己,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人吗?
黄炳文一激动,这嗓子就像是被踩了脖子的公鸡,喊起话来鸡嘹鸡嘹的!
“啊…本官…心系百姓!这土地都是无主的,分发给各位不收取任何费用。”
“可是这房子都是我贤弟自掏腰包,用的是水磨青砖,正经的大瓦房,临县的财主可都住不上的!”
“这个…房子你们先住,都有我贤弟个人出资,替大家伙重建家园,房钱分为五年慢慢偿还,各位可不能赖账啊!”
这些话叶凡实际上早就和黄炳文说过,趁着今天这节骨眼,来了一个公之于众。
那些流民们纷纷叩首膜拜,把黄炳文和叶凡当成了两位圣人般崇敬!
在这一穷二白,身无分文之时,当地官府居然能免费发放土地和房产,这简直就是做梦啊!
一个老者流着泪站起身来,嘶哑的吼道:“各位,这两位大人都是爱民如子,千年难遇的好官啊!”
“要说这种好官会让咱送死,我头一个不信!谁要是再造谣,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不要,也得活撕了他!”
这位老者一带头,流民中的青壮男子纷纷响应,当众报名要求参加新军。
叶凡选身高在八尺以上,骨架子粗壮有力,长相质朴悍勇的挑了四百人。
只一天的功夫,新军的筹办工作已经彻底完毕,八百新军组建完成!
与此同时,王家村的兵工厂昼夜不停,把兵器基本已经打造完毕,正在加紧制作铠甲。
只不过叶凡要求的那种瘊子甲实在太过费工,到现在也只打造出三十几副,这可有点儿赶不上趟。
黄炳文在县衙一天问三遍具体情况,急得简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时,却听到一个无法置信的消息,说叶凡征用了大量的棉花棉布,正在组织县里的妇女缝制大棉袍!
还说是数量巨大,都要做成军装号坎,马上就要发给新军!
黄炳文不由得暗暗叫苦。
“我这个贤弟呀…这都快入夏了,缝这么多棉袍…难道想让新军活活热死不成!”
“这要是朝廷怪罪下来,如何担当得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