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穿行记之三国

第62章 风雨之前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穿行记之三国
作者:
第二十五小时
本章字数:
6564
更新时间:
2024-12-19

后来的比试结果不言而喻,高泽领先张辽和徐荣大约72小时,携三位美女在终点等待。当两人满身伤痕、疲惫不堪地到达时,高泽早已安闲的备好酒肉,等候在那里。

因此,高泽将体能训练与野外生存技能视为军队基础训练的核心内容,二将深表赞同,并在今后的训练中遵循此原则。

张宁,与她的忠诚女卫士红姐一同,自然地踏入了并州文武学院进行学习。在课余之暇,张宁似乎在医学院亦有一席之地。

高泽对待她们二人,既不曾特别垂青,也未曾严加监控。在这期间,他自已的某些关于张宁个人的问题,也选择暂且按下不表。

并州,已正式跨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里,进步的步伐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迈进,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创新、活力以及新生命的气息。

在这曙光初现时,典韦,作为高泽在这个世界中的首位结拜大哥,他以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一路奋战,将广袤的河套地区纳入了大汉的版图中。他本人在此之后,选择暂时留守在这个物资要地,以巩固新的疆域。

按照高泽对待外族的政策,典韦在每一场战斗中都身先士卒,将自已当作锐利的“箭头”,在生与死的战场上,他的唯一目标就是“削敌首”,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随后,“砍头典”的名号渐渐传至中原大地,如同春风吹拂下的柳絮,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在砍头典的领导下,最早期的战士们也是这样勇猛地进行战斗的。因此,在每一场战斗结束后,论功行赏的时刻,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某处作为临时总结地的开阔地上,排满了匈奴人的首级,这不仅是对他们勇猛的证明,也是对典韦领导力的最好诠释。

此时的河套被称为“并州河套自治郡”。如何自治?问砍头典去!

在统计工作宣告尾声之后,那些外族人的头颅被堆叠成了一座座令人毛骨悚然的“观景堆”。自此,匈奴人处于极度恐惧之中,而在攻略河套之后,枣祗和任峻通过激烈的“比试”后,最终前者留任并州,担任本州郡农业总指挥,继续为开垦荒地贡献已力;与此同时,任峻向高泽自告奋勇,前往河套地区,开启新一轮的农业发展征程。

那些外族人未曾料到,在死里逃生后的命运竟是在无尽的劳作中透支自已的所有,这悲惨的结局恐怕比战死沙场更为残酷。而暗影部却在不动声色间启动了一项培育“幼苗”的神秘计划。

这些“幼苗”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产物——健康而年龄适宜的匈奴女性,她们的身体成为了中原(并州)接纳外族血液的沃土,成为融合与传承的桥梁。并州的人口增长如同脱缰的野马,正以惊人的速度跳跃式前进。

高泽的宏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每一次步伐都稳健而准确。紧接着,他开始策划如何寻觅合理的借口,以便打开连接独孤部和并州通道的“幽州”之门,这也已列入他接下来的计划之中。

这一系列的行动,无疑预示着那些得以存活的匈奴人,将不得不再次踏上北撤的征程,他们的背影背后,是土地的更迭,是自已这个外族的被交融、吞噬。

河套兵团,作为典韦的嫡系部队,正式成军。高泽并未过多过问,也未强加约束。然而,这支部队受到了典韦——并州刺史、镇北将军的严格管控,保持着战斗兵员三千余人,辅兵五万余人。这里的“余”字,正是高泽在后来的书信中的巧妙暗示。

尽管何太后这张牌看似好用,但有些规则仍需遵守。否则,便会招致众人的“口诛笔伐”。例如,一个镇北将军自行招募的部队若是超过了万人,岂不是有谋反的嫌疑?因此,“余”便成为了众人在字面上无法挑剔的完美借口。

至于这“余”字的具体数字,抱歉,在并州我们哥俩说了算,即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无效!典韦立刻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高泽一端,他以学生的身份向老曹寄去了一封信。信中含蓄地提到了乱世来临,权力应集中在老师一人之手。与此同时,送信的使者也将部分并州出产的生活用具以及并州太守的官印一并送去了。

老曹的回信和回礼使者,将这枚官印原封不动地归还给了高泽。信件内容洋洋洒洒,官方气息浓厚,但在众多言辞中,只有一句话引起了高泽的注意。那句话大致是说:若时机成熟,他的徒儿将有望从并州太守晋升为州牧。

根根据这一简短的信息,高泽意识到,他的建议已被老曹所采纳,更为重要的是,他成为了老曹麾下首位有望以曹操学生身份晋升为一州长官的嫡系下属。

这只黑紫色的蝴蝶即将展翅飞翔,预示着新的开始。。。。。。。

就这样,光阴似箭,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八个月。五朵在外绽放的花朵也全部回到了上党,这无疑是用行动证明了高泽对典韦的肯定和信赖。

此时,中原大地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诸侯间)不满的暗流涌动,外围成员如影随形。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高泽突然收到了一条令他瞩目的反馈信息:

袁绍自从联军解散之后,便凭借着家族的“四世三公”政治资本,迅速聚集了众多人才,这些人才皆名声显赫,只有这样的人才,他才愿意亲自接见。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快速统一了冀州、青州和幽州,他还正稳步迈向中原北部的霸主之位。。。

某一日,上党议会厅内。

高泽稳坐在主位上,身旁站着独孤雨,右侧五妹为首,昭姬最末依次入座。唯独十妹,因挺着大肚子不便,被强制要求在住所养胎。

而左侧,则是因儿子的病得以根除,满面红光的黄忠为首,依次是张辽、徐荣、姜囧夫妇、黄旭、张宁和红姐。

黄忠和姜囧夫妇已经完全沉浸在高泽的超前思维之中。黄忠目前担任并州武学院的客座教授,专注于刀术与射箭理论的探讨及实践教学。

抵达此地的,均为效力于高泽旗下的精英人士。姜囧与张宁更是他麾下的瑰宝,堪称全才——他们无所不能学,无所不能用。

除了童渊、枣祗、医学馆、文学院的人士,他们并非不愿效力,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深入研究中,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他们的价值和投效力。

正是这些人在背后默默无闻地奉献,不求回报,为并州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使其在未来几十年中傲然屹立。

而马钧,高泽赋予他一项全新的研究任务——设计一种能在五百步之外实现精准致命射击的长弩。

“诸位,请先阅读此文书。”

独孤雨曾对高泽搜集的情报进行了细腻的修饰和梳理,然后将这份精心修订的文档重新排版并印刷,此刻正有序地分发给在座的诸位。

在高泽的阵营里,会议的讨论氛围总是宽松而自由的。与会者的座位顺序,并非取决于他们的官职高低或能力大小,而是通过他们自已一番热烈的讨论后,自然形成的。

在这个阵营里,每个人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已的观点,无需担心会犯错误。因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分歧是必然的,正如高泽曾经明确指出过的那样,核心的观点只有一个: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绝对不能因为工作中的分歧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发生,既不应该,也是不必要的!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结果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如有再犯,无上限累积叠加!

“主公,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加之在攻打韩馥时已有内应,因此冀州落入其手是轻而易举的。然而,我并州虽仅仅一州之地,但也并非他可以随意侵犯的!”

黄忠抢先发言,语气坚决得近乎强硬。

高泽内心对众人对自已称呼的改变感到满意,但他建议大家没有必要过于正式。他毕竟是来自后世的人,对于称呼并无过分传统的见解,只需在正式场合稍加注意即可。

然而,以黄忠和张辽为首的武将们首先表示反对,他们的观点简单明了:这是时代的“规矩”!高泽无奈,只得任由他们去。即便如此,在非正式场合,他仍然建议大家用表字相称,但迎接他的依然是义正言辞的“反对”。

既然已经改口称自已为“主公”,那么按照古人的观念,这种认老板的行为等同于娶老婆,人们会尽可能地要求自已做到从一而终。因此,高泽曾隐晦地透露一些“内部资料”,其中包括了何太后的那些事儿,以及作为曹操徒弟,自已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目的。

然而,观察众人的反应,那种真实反应出来的“理所当然”反而让高泽感到困惑,他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只不过就称呼而言,高泽麾下的女将阵营对这种自由度极高的方式表示认同。

尽管高泽身上存在一些小瑕疵,但他夸张到极致的自律精神却令人叹为观止,这让黄忠等人心悦诚服。因此,在一些小问题上,他们选择保持沉默,默认了他的行为。

“主公!若袁本初敢率军来犯,我等必将让他领略并州铁骑的雄风!”

张辽和徐荣也纷纷发出坚定的誓言,他们的声音犹如雷霆万钧,令人无法动摇。

议会厅之外,一片寂静笼罩着这片空间。与此同时,天空却开始逐渐变幻,乌云如同不速之客,无声地聚集。虽然没有雷声,但时不时能看见道道闪电穿透天际。这一切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