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确没有。”宁王冷声说,“万家所有的钱财,都非不义之财,而是苛待族人得来。万大人嫌弃商户低贱,不许族人经商,族人只能种地供养嫡支。他们不必缴纳赋税,但交给嫡支的,却比大周规定的赋税,要高得多!”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如此努力向上,当然不是为了族人服务。可是何为族?血脉,宗族与归属。
族人,意味着是一家人。哪怕各有分支,那也同宗同族。而且在官场之中,自己人何其要紧?他们发达之后,修建祠堂,办族学,都是为了让族中更加发展壮大。
也就是说,他们发达之后,都会想着族人,用自己的能力去供养族人。
可从来没人想过,竟会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让族人举全族之力,供养他们这一支?
真是闻所未闻啊。
皇上当然也震怒不己,当下去了万家的官职,将他们贬为庶民。还让万家嫡支单独分出来,要他们世世代代都为农,不得入仕,不得经商。
如此结案之后,万大人痛哭流涕,而他的家人亦是完全没想到,明明他们家是清流,竟然还会惹出这样的事情。
万家被抄家,万家女眷看着自己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全都被抄走,痛惜不己。
但抄家的官员只是冷漠的说:“你们抢走族人财物时,可有想过,他们也会痛惜?”
万家虽然是清流,可过惯了好日子,尤其是万家女郎,各个自视甚高,所谓视金钱如粪土。
可现下真的没有金钱傍身,而她们再也不能捧起书本,架起琴谱,她们也要与村中妇人一般整日劳作时,她们才明白,金钱的重要性。
结案之后,宁王让阿松去了司家,告知二妹与小弟,他们可以重新安顿万诚的父母与妹妹了。
小弟高兴极了,连忙问:“那我可以重新修缮万诚的墓吗?”
阿松笑道:“世子,自是随您的想法。”
小弟又问:“那万家不能过好日子,万诚父母与妹妹都不受这样的约束了,是吗?”
“是的,您想将他们送到庄子上,或者是给了宅子供养,都是可以的。”
小弟抚掌笑起来:“真好,我明日就去麻河村找他们,他们想去哪里,想做什么,我都支持。”
二妹听阿松讲述来龙去脉,觉得有些不对劲,问道:“所以,那三个人,是殿下安排的吗?”
“两个中年夫妻的确是殿下安排的。”阿松叹了口气,“那男人的妹子嫁作万家妇,没曾想因为姿容不俗,被万大人的叔父看上纠缠一阵子,而后夫妻俩就听说,妹子投河自尽了。可是他们妹子是个爽利人,与妹夫感情甚笃,好端端的不可能投河。几年后妹夫也上了吊,临死前去告诉夫妻二人,说之前妹子没死,是被叔父带走……”
后面的话,阿松没有细说,毕竟面前一名女子,一名孩童。
可二妹听懂了,分明是说那对夫妻的妹子,是被万大人的叔父玩弄而亡,妹夫承受不住,这才上了吊。
二妹握紧了拳头:“万家不干人事!”
“宁王殿下查到许多万家的阴私,可惜都没有证据。”阿松解释,“只因万家家训,他们拿自家族人当奴隶,决不允许家中子弟对外人胡来。”
二妹点点头。
很多宗族如此,宗族的规矩远在礼法之上,偏偏大周典法里面,也容许许多宗族自理家事,所以除非发生了明确的命案,否则官府很难插手。
阿松继续说:“原是打算那对夫妻想办法触怒万三郎,让万三郎动手,殿下便出面将此事扩大。可没想到,夫妻二人还没行动,见着麻河村万家一名老叟行路不稳,便打算扶他过河。哪知在桥上发生那等事,三人来不及避让,就被万三郎一顿鞭笞。”
“那老叟,也是可怜。”
二妹低声喃喃,却也因那老叟的死,将情况扩大,倒是给了宁王殿下参告万家最首接的证据。
后来万诚的爹娘与蓉姐儿不肯入京,小弟便将他们安置在庄子上,由着他们过普通农家的生活。
他们做惯了农活,从前累死累活都是给族里,给嫡支干,如今给自己干,倒是惬意得很。
而且小弟重新安置了万诚的墓,将墓地移到庄子上,也方便万诚爹娘与妹妹时时祭拜。
至于蓉姐儿的户籍,小弟也疏通关系,从万家分出来。万家族人得了大赦,全都欢喜不己,许多都自请离开麻河村,管理也颇为松散。所以对蓉姐儿一家分出来,没有任何异议。
此事彻底了结。
这是后话。
却说京都长公主府。
赵宁从那日花灯会结束,回家就病倒了,昏昏沉沉请了不少大夫,都不见好。
长公主急得不得了,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自是心疼得不行。从宫里请了太医,说是郁结于心,让多带她出去走走。
但是寒冬将至,想要出去又恐染了风寒。
这时桂媛登门,说是听说县主生病,特来探望。
长公主感动不己,连声说:“这孩子不错,寻常女郎生怕宁宁过了病气给她们,都是打发下人过来送点东西,也就桂媛亲自来看望。”
桂媛进了屋,瞧见赵宁这副样子,脸上满是心疼。
“县主,这才多少时日不见,您怎么就……”
赵宁今日勉强能起身,瞧见桂媛勉强成了个笑脸问:“你怎么来了?”
“这几日家中有事,我才知道你生病了,不然早就来看你。”桂媛拉着她的手仔细端详,“大夫怎么说?你身体一向康健,怎么就病倒了?”
瞧见她如此关切,赵宁心中也有些感动,摇摇头:“没事,将养些日子就好了。”
桂媛便拿出不少东西:“冬日里不好出去,我寻了几个小玩意儿,你若是有劲玩一玩,放松一下。”
赵宁笑起来,摆弄几下说:“是哪里寻的?倒是有趣。”
桂媛答:“前两日与封家西少爷去逛街,途中遇着小贩,我觉着好玩,还问过西少爷,他说你肯定喜欢,我便买了来……”